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王德滋:我国煤炭工程技术著名专家

王德滋:我国煤炭工程技术著名专家

2015-07-31 10:40:00 5e

简介:王德滋,我国煤炭工程技术著名专家,1896年3月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辛堡村;1913年在河北省宣化中学学习;1917年在北洋大学学习;1923年任天津南开大学助教;1924年任河北省柳江煤矿从监工到总工程师;1935年任安徽省淮南大通煤矿工程部长;1938年任贵州省筑东煤矿筹备主任;1939年任云南省明良煤矿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45年任淮南煤矿公司煤炭局局长室总工程师、协理;1949年任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基本建设司副司长;1953年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后任中央常委;1956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继任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任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院长;1962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煤炭组副组长、北京煤炭学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理事长;1977年3月3日病逝于北京。

王德滋是我国煤炭工程技术著名专家,我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煤矿采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产量。20世纪40年代在淮南矿区自行设计建设了年产90万吨的国内先进矿井。开创了我国现代煤炭科学技术研究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煤炭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刻苦努力学习为祖国煤炭事业奠基

王德滋,1896年3月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辛堡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对培养儿子上学读书十分重视。为送儿子上学,不得不多次出卖土地。因此王德滋上学很晚,1917年才中学毕业,时年已21岁。王德滋1917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科(采矿、冶炼工程)学习,依靠贷学金完成大学学业。192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到天津南开大学采矿系当助教1年。

1924年8月,王德滋辞去南开大学助教工作,到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煤矿工作,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大转折。在煤矿工作条件恶劣、危险性大。柳江煤矿是一个小矿,条件更差。而若在南开大学任教则对他今后提高理论、开展学术研究都很有利,工作、生活条件比在矿区要舒适得多。但王德滋感到煤矿太缺乏技术人员,自己虽在大学学了不少理论知识,而对于煤矿生产建设实际却接触不多,了解不深,只有进行实际锻炼,才能更好地发挥所学。柳江煤矿是自己家乡的煤矿,应该出一把力,于是下决心去了该矿。从此一直在煤矿生产建设第一线干了25年,直到53岁才改做行政管理工作。在柳江煤矿前后工作了10年,曾设计施工了矿井地面、井下防水工程,解决了每年雨季淹井停产;改善了电力、通风系统,保障了安全生产;改进了窄轨铁路坡度和车辆结构,避免了频繁发生翻车、断轴事故。柳江煤矿煤炭产量由年产六七万吨增加到20多万吨。由于成绩显著,由最基层的监工升为工程师、科长、工程部长兼总工程师。

创新煤炭技术大幅度提高煤炭产量

1935年11月,柳江煤矿被日本侵略者占据,王德滋便离开为之奋斗10年的柳江煤矿,被聘请到安徽省怀远县(今淮南市)大通煤矿公司任总工程师。当时该矿只有一个井出煤,且产量很小,日产煤500多吨。王德滋充分运用现有技术,自行设计并监督施工,新建了日产煤2000t的大通二号井,并着重解决配套中的薄弱环节,修建轻便铁路运煤至铁路支线,全部工程只用了约一年半时间,大通矿每日产煤迅速增加到1700多吨。到1938年9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已基本收回投资。由于王德滋成绩突出,受到当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负责人的注意,1938年被吸收为资源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工厂、机关、院校和人员内迁到大西南后方,集中在重庆、昆明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云南明良煤矿是昆明地区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但规模小、技术落后、地面运输不配套,基本属于一个土法开采的小矿。王德滋于1939年到云南明良煤矿公司后,首先采用当时的先进技术对矿井进行大的改造。在战时物资供应困难的条件下,开凿了平硐三处,大幅度提高了全矿的生产能力。建立了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用蓄电池矿灯取代了矿工在井下用的电石明火灯,保证了安全生产。原来的地面运输是几十辆“木炭汽车”运煤,运量小、成本高、不安全,不能担负产量增加后的运输任务。为此修建了由该矿到滇越铁路长20多公里的运煤轻便铁路。并设计了利用重力分三段下放重斗车,用畜力拉回空斗车的方法,解决了煤炭地面运输问题。对明良煤矿的技术改造,不仅对保障战时昆明地区用煤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有着示范作用,对促进西南地区煤矿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保障抗战时期昆明地区用煤做出重要贡献,获得了南京国民政府颁给的“胜利勋章”。

1938年9月,日本侵略者占据大通煤矿,王德滋带领部分技术人员撤退到大西南后方。由于战时后方对煤炭需要大增,急需增加煤炭产量。王德滋参加了贵州省贵阳市筑东煤矿的建设,任筑东煤矿筹备处主任。1939年9月,他被资源委员会派到云南明良煤矿公司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对该矿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大幅度增加了煤炭产量,对支援昆明地区战时用煤急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6年2月,抗战胜利后王德滋又回到淮南,任淮南煤矿铁路公司煤矿局(现淮南矿务局)局长兼总工程师。日本侵略者占据后对淮南煤矿的煤炭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矿区已奄奄一息。王德滋回到该矿后,决定立即扩建大通矿三号井,迅速建成年生产能力为90万t的矿井。同时又以同样方式继续改建九龙岗矿三号井,经建国后补充设备,达到年产90万t生产能力。在扩建、改建提高产量的同时,王德滋看到老矿区煤炭储量已有限,必须寻找新的煤田接替,为此,又准备了钻探队伍和设备,并请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负责勘探,仅一年半时间,即1947年9月便发现了八公山煤田,随即在这个新煤田新建了年生产能力为75万t的新庄孜煤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淮南矿务局已成为全国大型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并锻炼出一大批煤炭生产建设工程技术骨干。

1949年9月,王德滋配合军管会接管淮南矿务局后被调到燃料工业部(后为煤炭工业部)任基本建设司副司长,担任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技术业务领导工作。

创建科研机构注重育人和成果转化

1957年4月,王德滋被调至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任院长,时年已61岁。这是他一生工作的第二个重大转折,从干了多半生的生产建设、行政管理,转到科学技术研究,开始了他一生工作的第二个春天。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同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其他领导人一起,为开创现代煤炭科学技术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我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基本上是空白,1956年国家决定筹备成立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957年4月,王德滋被任命为院长,同其他几位院领导一起创建研究机构和培养科研人员的工作。煤炭工业涉及许多专业,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研究体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到1965年,已建立了10个研究所:北京有开采、建井、煤化学、经济研究所和煤田地质研究所(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5个研究所,外地有唐山、抚顺、上海、重庆、太原5个研究所(现均为分院)。这10个研究所包括了煤炭工业涉及的煤田地质勘探、矿井建设、煤炭开采、煤矿安全、采掘机械化、煤炭洗选、煤化学及加工利用等各个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研究机构专业的配套。

王德滋长期在煤矿现场工作,对煤炭生产建设的急需有深刻的体验,他经常强调煤炭科研要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和基础研究。他说:“我们是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应当把结合实际,研究解决煤炭生产建设中的技术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在制订科研计划,部署科研力量时,他提出1∶8∶1的意见。他说:“我们和中国科学院不同,用10%左右的力量搞技术基础理论就可以了;我们和厂矿研究所也不同,但有时现场找上门来,要求解决一些生产急需问题,我们也要管,也要抽一些人去搞‘门诊’,一般不超过10%的力量;其余80%左右的主要力量,应针对生产建设中的技术关键问题,集中力量攻关”。

1961年王德滋率工作组到全国主要矿区实地考察坑木代用与节约情况,工作组提出的报告为煤炭部采纳。同时,他组织力量在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新型支架的研究,亲自审查研究方案,深入课题了解进展,观看试验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他的积极组织和领导下,水泥支架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代用了大量巷道支架用坑木。此后,金属支柱又研制成功,大量推广应用于耗用坑木最多的采煤工作面,取代了木材支柱。“坑木代用”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基本上解决了坑木供应紧张问题。为煤炭大幅度增产创造了条件。

王德滋不仅注重抓研究开发,还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配套成龙。在审议、鉴定科研成果时,他很关心厂矿能否掌握和推广后的效益。例如,在研究采煤机工业性试验具体问题时,也要问及相应的工作面支护、顺槽运输和通风等配套情况,甚至采区煤仓及其自动化问题也想到了,给科研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在建立建设研究机构的同时,积极扩大研究队伍,增加了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他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院初期就聘请前苏联专家为顾问,接收了国外留学回来的技术人员,还选派了大批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后期尽管他年老有病,但仍深入到煤矿现场,到矿井井下调查、看试验情况、参加成果鉴定等。其严格踏实的作风、对煤炭事业的热爱,对年轻的科研人员都有很深的影响。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王德滋,煤炭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