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李永昌:浅谈天然气储气设施问题

2018-01-17 11:15: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李永昌 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在谈论今年冬天我国大面积“气荒”原因的众说纷纭中,唯有高度一致认可的是储气设施调峰能力明显不足,建设进度严重滞后。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认真研究.

一、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颇大

据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天然气储气设施的调峰能力平均为其年消费量的12%,以我国2016年储气设施调峰能力76亿立方米,当年消费量2058亿立方米来计算,该比例仅为3.7%。若以我国2017年建成的25座地下储气井总的调峰能力100亿立方、当年消费量2395亿立方米来计算,该比例也仅为4.18%。由此可见。我国天然气储气设施的调峰能力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

二、规划储气设施指标过低

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2020年的发展指标仅为148亿立方米(目前,乌克兰地下储气库的储气能力已达147亿立方米)。而2020年规划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600立方米,二者的比例仅为4.11%。很明显该指标太过保守。笔者建议,不妨以5%来规划,该工作气量应规划为180亿立方米。

三、储气设施的主要方式

储气调峰主要分为日调峰和冬夏之间的季节调峰。本文讨论的是季度调峰。即春夏秋三季均可注气,冬季取气。尽管利用率不高,但对于缓解“气荒”则居功至伟。例如北京目前冬季4个月需用气120亿立方米,即每天平均用气1亿立方米;而其它8个月需要用气为60亿立方米,即平均日用气量2500万立方米。换言之,冬季日用气量平均为其它三季的4倍!极端寒冷天气用气量的季节相差倍数更高。

目前用于季节调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首推地下储气库。因气具有储气量大,分摊到每立方米天然气的储存成本低,安全性等优点而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季节调峰方式。我国已建成25座地下储气库,其储气总量为400亿立方米。地下储气库的调峰能力大都在数亿立方米到数十亿立方米。调峰能力最大的是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其设计储气量为107亿立方米,工作气量为45.1亿立方米。

近几年不少大中城市盛行起来的LNG调峰设施,最初建设目的大都只是用于城市民用气的应急、调峰。但随着冬季气荒问题出现,一些城市也开始考虑扩大其储气规模,试图兼作季节调峰用。例如上海5号沟LNG站的LNG储备能力已扩大为2亿立方米。除满足上海本地用气需要外,近年来还外输了数亿方天然气。又如深圳LNG应急调峰站设计储气规模达4亿立方米,实际上也可起到季节调峰作用。

对于小城市而言,还可以考虑选择工作压力为25mpa的CNG地下储气井群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占地少、安全性高、建设工期短等突出优点。例如2004年天津滨海新区就建造了2组储气量为22万立方米的储气井群,至今尚在正常运行。有的还可兼作CNG汽车加气站。该种储气设施已有GB51102-2016,《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作技术支撑,该规范规定的储气井群的最大储气规模为40万立方米。

四、储气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

地下储气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我国枯竭气田所在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很不容易找到“注得进、存的住、取得出”的地方来建造地下储气井,这一点与美、欧诸国相差很大。其次是投资较大,一般都需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再者就是只有社会效益,谈不上经济效益,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已建的储气库基本上都是国家规划和投资的。

LNG调峰站投资也不菲,还存在BOG的处理和利用以及安全问题。CNG储气井群则存在规模偏小,单位储气量成本偏高等问题。

五、三点建议

1、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天然气价格冬季上调。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需求侧管理,利用调峰气价、阶梯气价等价格手段,拓展可中断用户,激励各类用户参与调峰。”今年10月,上海发布了《关于调整上海非居民用户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实行季节性差价,收到了较为显著的降低用气峰谷差的效果。

2、因地制宜、同时并举

地无分南北、东西,只要地质条件适合,就可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然后与主管道相连通,形成全国储气库联网。

东部LNG来源丰沛的城市区域不妨以建设LNG调峰站为主。西部CNG管道气气价低廉的中小城市则可以考虑建设与汽车加气站相结合的CNG储气井群。

3、建议GB51102中将储气规模适当增大。例如增至100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只要国家重视、规划合理、政策给力、上下共同努力,我国天然气储气设施的问题必将得到圆满解决。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