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外资掘金页岩气规则不明 难获监管部门快审通过

2013-04-15 13:46:18 财经国家周刊

由于相关政策欠缺、合作规则不够完善,外资投资页岩气难以获得监管部门的快速审批通过,而政策不明带来的投资风险,也让外资油企走一步看一步

三月末的北京,裹挟着沙尘的冷空气透着丝丝寒意。

而在毗邻鸟巢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3月26日,2013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在这里火热开幕,全球顶尖油气巨头悉数到场。在一个个精巧设计的展台中,页岩气开发技术几乎都被布置为展示重点。

“页岩气真是一个热门话题,外资公司希望参与中国市场页岩气开发的热情非常高,都希望能有所突破。”一家著名外资石油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表示。

3月26日,壳牌集团发布消息称,其与中石油在四川地区的页岩气产品分成协议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这是中国批准的第一个外资页岩气开发项目,这让一直图谋分羹中国页岩气盛宴的外资巨头看到了希望。

以壳牌四川项目为标志,外资油企在中国的页岩气掘金之旅正式开拔。在壳牌之外,还有更多的外资项目挤在大门外,焦急地等待着中国监管部门的放行。在这场页岩气热潮中,谁会是最后抱到“金娃娃”的大赢家?

弯道超车

本世纪初,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突破性进展,在世界能源产业中掀起了一场革命,页岩气突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国际能源署预计,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中国页岩气的储量世界第一,为36万亿立方米,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24万亿立方米的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0%。中国能否复制美国的成功经验,也掀起一场页岩气革命?嗅觉灵敏的外资石油公司,当然不会错失这场盛宴。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就联合开展资源评估、技术合作和政策交流制定了工作计划。外资石油公司进入中国页岩气领域的大门开始开启。

2009年11月10日,壳牌与中石油在北京签署了四川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评价的协议,此为中国启动的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紧随其后,道达尔、康菲石油、BP、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外资巨头,也相继与中国公司建立起了联合开发研究的合作意向。

“与中石油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把我们现有的技术带到中国来,这是一种技术合作的方式,可以让中国学习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时间缩短。”壳牌集团项目与技术部总裁、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毕迈新说道。

依托技术优势,外资油企获得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的青睐,这让外资进入中国页岩气市场的路子顺畅了很多。2012年,国土资源部组织了两期页岩气公开招标,民资突破重围最终挤入。而此时,外资已经绕过公开招标实现了“弯道超车”,走在了民资的前面。

2012年3月,壳牌与中石油达成了在四川盆地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的协议,这是在中国签署的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合同区块覆盖面积大约3500平方公里。该合同尚待政府批准。

外资头筹

紧紧跟随壳牌的步伐,各外资石油公司纷纷与中石油、中石化结缘,唯恐在这轮抢滩战中被抛下。

2010年1月,英国石油公司(BP)与中石化就在国内页岩气领域的合作展开谈判,并初步选定了贵州凯里2000平方千米和苏北黄桥1000平方千米为合作意向区块。

2011年8月,康菲石油与中石化启动了合作开发页岩气的谈判。2012年12月21日,双方签订了《四川盆地綦江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联合研究协议》,联合研究区块面积3917.53平方千米,合作周期24个月。

但是,与壳牌一样,这些合作项目在进一步推进中都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由于页岩气在中国开发时间不久,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完善导致了矿权重叠问题,政府部门在审批这些项目时态度谨慎。”前述外资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告诉记者。

富顺—永川区块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包括“富顺—泸县—隆昌—荣昌—永川”一带近4000平方公里的矿区,这里是中石油登记的天然气探矿区。这里富含天然气,同时在资源评估中发现了可观的页岩气储存。

对于中石油来讲,这本没有矿权纠纷。但是,根据2011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1年第30号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页岩气设立为新的独立矿种。中石油与壳牌的产品分成合同在审批时遇到了难题,是依照天然气还是页岩气规定来审核该合同?

2012年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59号)要求:已在石油、天然气矿业权区块内进行页岩气勘查、开采的矿业权人,应当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变更矿业权或增列勘查、开采矿种。

该文件的发布,最终厘清了相关规则。中石油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要求对多个存在矿权问题的常规油气区块增设探矿权,但是申请被否决。

据知情人士透露,无奈之下中石油采取了变通手法,在申请文件上,在天然气后面打上括号再加上页岩气。最终,这通过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核,“分成合同是既包括了天然气,也包括了页岩气”。

2013年3月,在时隔一年之后,壳牌与中石油的首个页岩气合作协议最终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放行。

规则不明

壳牌成功拔得头筹,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意味着外资石油公司最终将进入中国想象空间巨大的页岩气市场,这让一直图谋分羹中国页岩气盛宴的外资巨头看到了希望。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明带来的风险问题,让外资巨头们不免有所迟疑。

3月25日,正在访华的道达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及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哲睿告诉记者说,道达尔正与中石化就合作开发页岩气进行谈判。目前,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双方将确定开发区块,在获得中国有关部门批准后,着手进行资源评估。

据了解,道达尔与中石化讨论的页岩气区块位于上海西部,双方的合作还需得到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这次合作,早在去年双方已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然而,合作方式及税收政策等一直未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明确。道达尔面临的难题,是外资公司在中国开发页岩气中所面临难题的一个典型代表。由于相关政策欠缺、合作规则不够完善,外资油企的投资意图难以得到监管部门的快速审批通过,而政策不明带来的投资风险,也让外资油企走一步看一步。

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认为,中国的页岩气要实现大开发,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地上”的政策配套。页岩气已经成为了独立矿种,但是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比如页岩气的产品分成协议,如果按照常规天然气分成协议来运作风险就很大。

产品分成合同是目前中国天然气领域的勘探开发对外合作中采用的主要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勘探期间,所有的投入首先由外方企业承担。由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投入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意味着采取该模式外资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据了解,中国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着手完善页岩气方面的相关政策。目前,财政部、能源局发布了按产量每立方补贴0.4元;国土资源部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一系列的政策细则,加大页岩气产业扶持力度。

“中美的页岩气开发模式有很大区别。”BP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张弛指出,中国页岩气开发,政府的力量很大。关键是激励机制是不是完善?企业是不是有动力去做这个事情?企业需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页岩气 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