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深化中拉能源合作要因地制宜

2013-06-18 15:54:09 中国石油报   作者: 孙洪波  

5月31日至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翻开了中拉能源合作的新篇章。

在全球能源版图中,墨西哥和特多两国是影响西半球能源格局变化、连接南北美洲油气贸易的敏感地带,能源政治的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而加勒比由于与美国地缘邻近,一些加勒比岛屿成为了重要的石油炼化和储备中心,被视为具有地缘战略优势的储备基地。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统计数据,加勒比拥有13个炼厂,炼化能力100多万桶/日,拥有11个石油储备中心。加勒比长期以来也一直是美国成品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美国从加勒比进口的成品油占其成品油进口比重14%左右,约34万桶/日。

就能源安全形势而言,除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加勒比岛国及中美洲国家基本上都是能源净进口国,主要从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以优惠条件进口石油。特多是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除向美国和周边邻国出口之外,正扩大向欧洲、亚洲的出口量。但由于老油田产能下降和开发技术难度大,特多的石油产量多年持续下降,政府开始把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视为重点。墨西哥对美国存在三个方面的能源依赖,即原油出口依赖、炼油技术和炼厂依赖、成品油进口依赖。作为原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墨西哥,显然被美国控制了石油产业链“中端”。

因此,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对发展能源产业的不同合作需求,美国对维护该地区能源安全的责任压力,以及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所引发的能源贸易格局变化,都使得中国在上述国家或地区迎来合作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因合作对象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管制、竞争格局、地缘政治的差异性,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在国别上具有不同的合作定位和属性。上述国家或次地区在中国的美洲油气合作区中可占一席之地,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拉美的工程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出口和油品贸易合作,特别是凭借中国公司的一体化优势,探索在拉美的海外业务运营新模式。

中墨石油合作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墨方正积极推动能源改革,视中国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对华存有融资、技术服务合作需求。考虑到墨能源改革前景尚不确定、墨方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墨能源合作需审慎推进。墨西哥对华出口原油是寻求出口多元化策略,但考虑到墨石油探明储量、产量持续下降,墨石油出口增量短期内不会迅速增加。而且,墨方扩大对华原油出口也有平衡对华贸易逆差的考量。目前,中墨两国已签署了原油贸易、融资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中墨合作将进入新一轮试探、磨合期。

加勒比国家的能源地缘战略地位包括炼化、储运能力都等具有战略价值,是连接美国与南美能源关系的战略枢纽。中国与加勒比国家的能源合作不可低估,特别是加勒比国家的炼化、储运资产正面临进一步的重组整合,中国企业的进入能够扩大对该地区油气下游的参与,从而提升在整个美洲合作区的营运能力。

加勒比国家还面临能源安全挑战,国小势微,资源贫乏。中国对加勒比的能源产业参与,有助于保障加勒比地区的能源自足。中国企业可参与加勒比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合作方式上可考虑商业性投资与国家援助相结合。特别是考虑到加勒比小岛屿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特殊处境,中国与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包括风能、太阳能都有着广阔前景。加勒比国家对华存有能源合作需求,中国企业的积极回应是一种发展责任的展示。中国公司“走出去”除了经济层面上的商业意义外,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与不同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意义表明,中国的能源外交需要有更为广阔的思路和视野,拓宽寻求资源安全保障的思路,把中国的能源外交放置于中国经济实力、影响力、政治关系更为广略的战略考量轨道上来。其要旨不仅在于确保资源供应安全保障、推动企业“走出去”,而且还承载着与合作对象国的经贸合作、政治关系的内容。能源利益与经贸、金融、外交各种利益的交融,会更加提升中国能源外交的战略高度。

(作者孙洪波为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中拉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