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起点 新挑战

2009-09-14 09:22:30 能源杂志   作者: 王高峰  

尽管大庆油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其责任和使命还远未结束。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对石油资源的渴求,大庆油田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大庆油田的产量如果一个劲地往下掉,什么人都会发慌的。从油田领导,到市领导,到省领导,一直到北京领导,都会发慌的”,去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考察大庆油田时曾如此感叹,他对大庆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油田可以顶替大庆油田”,希望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这个比较高的台阶上再多稳产一段时间。
4000万吨对于急速发展的中国意义有多大,从下面这条消息中可一见端倪:2009年7月,中国原油日进口量急增至460万桶,即当月进口量高达1953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7月增加42%。这一新的进口纪录相当于沙特阿拉伯日产量的一半以上,专家预测,如果中国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其购买力度,那么它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而且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即将跨过50%这一门槛,在这个时候,大庆油田若能够在4000万吨这个台阶上实现持续稳产,就相当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吃了一颗定心丸。
4000万吨的压力
然而4000万吨对于一个总产量高达20亿吨的“老油田”而言,的确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高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油田青春期往往只有短短30年,然后就迅速衰竭。而要让已开发50年的大庆油田在4000万吨的“重量级”上再稳产一段时间,了解大庆油田的人都感叹,这是世界级的难题。
依照油田“十一五”规划,大庆计划2010年的原油产量为3800万吨,到2020年递减到3100万吨左右,同时依靠增加深层天然气产量保持油气当量整体稳定。然而,面对国内外形势和石油价格的巨大波动,中石油集团在去年调高了未来大庆的产量。
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大庆油田就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含水达到了60%以上,当时为了保持5000万吨的稳产,油田就面临巨大压力,作为科技专家的王启民从那时起就开始“绞尽脑汁地从地缝里‘抠油’了”。
如今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已经达到了90%以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80%以上,而这位老专家已经年过七旬,按说应该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但为了稳产他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并把攻关的目标锁定在挑战采收率极限上,力争把采收率提高到60%以上。
占大庆油田总产量83%的长垣油田是典型的高含水,“井井高含水,层层高含水,其中主力油田采收率也已达到50%,这是当今世界同类油田最高水平,挖潜困难。”王启民说。
而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一室主任吴海波用“秋后遛土豆”和“筛沙子”来形容目前油田的勘探难度。
自从4000万吨的任务下达之后,各部门便积极行动起来。据1202钻井队支部书记艾鑫介绍,提出4000万吨稳产的任务之后,他们工作量明显增加了,“今年的工作还没完成,明年的任务就下来了”,艾鑫说,“我们钻井二公司,2007年全年打水平井只有三五口,去年增加到十多口,今年一下子要打四十多口。”
在连续27年5000万吨的高产过后,还要在4000万吨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压力可想而知。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平太说,“目前我们稳产4000万吨的压力丝毫不小于当年的5000万吨。”
目前,大庆油田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在资源接替上,松辽北部的探明率已经达到了55%,剩余的主要是复杂隐蔽的油气藏;二是技术压力加大,据大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伍晓林介绍,在目前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条件下,剩余油都是高度分散,水驱、聚驱、三采难度都在加大,而三采技术的更新换代,正常需要二十年的时间;三是成本和投资上的挑战,勘探难度增大,开发对象变差,单井产量在下降,导致了百万产能的投资大大增加,如何保持在稳产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对大庆油田而言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高科技稳产
当被问到未来靠什么采出更多石油时,大庆油田人给出的回答是高科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让死井复活,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王启民满怀信心地说。
事实上,在5000万吨第二个十年,大庆油田曾遇到过稳产压力,当时就是王启民带领大家通过科技创新,最终保证了稳产。
1984年,王启民承担了编制第二个5000万吨稳产十年规划的任务。他把目光盯向了厚度不到半米、在国内外开发中被判“死刑”的表外储层。
前两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王启民和同事们又花了整整七年,最终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保证了油田再稳产十年目标的实现。
目前,为实现原油稳产4000万吨目标,大庆油田制定了分阶段开发技术措施,在2017年前,逐步应用复合驱等十项配套技术、新型表活剂等十项攻关技术、泡沫复合驱驱油等四项技术以及十项重大现场试验技术。
伍晓林给《能源》杂志记者详细介绍了大庆油田的科研技术及三次采油状况:一次采油是指油井自喷的阶段,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几年或十几年,总体采收率在10-15%之间。二次采油是指地下的能量释放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外力驱动进行采油,最常用的是注水,一般采收率为30-35%。
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之后,大庆油田又研制了三次采油技术——强化采油,即在水中加入聚合物和化学试剂,使水驱难以驱出的原油被开采出来。这项技术能够使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
“一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呢”,伍晓林满怀激情地说,“在大庆油田老区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找到一个玉门油田,提高五个百分点,相当于找到一个克拉玛依油田。”
1996年聚合物采油技术进行工业化推广以来,累计产油1.2亿吨。但是伍晓林和他的同事们对提高10个百分点并不甘心,在聚合物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攻关,他们又研究出了三元复合驱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比水驱提高20个百分点。
除了三次采油之外,四次采油在大庆油田也处于试验阶段。据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二室主任工程师侯兆伟介绍,四次采油是微生物采油,2002年以来一直作为油田的储备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这项无污染、成本低、应用方便的采油技术,尽管采收率小于三元复合驱,但它主要应用于化学驱不适合的油田。“但是突破这项技术的难度非常大,若能大规模商业运用,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侯兆伟说。
除了技术进步之外,资源储量是开采的基础和根本,没有储量,再好的技术都无用武之地。对此王启民解释说,大庆的探明储量为60亿吨,现在才采了20亿吨,只要我们能够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就能够稳住产量。况且,很多老井的边角料还没有进行三次开采,技术更新能够使死井复活。
另外,近年来大庆的勘探也不断获得突破,吴海波介绍说,大庆油田连续五年实现了“探明一个亿,控制一个亿,预测一个亿”的目标。大庆油田还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三个区块,塔木察格盆地已成为大庆长垣以外重要的战略接替区。这些都为未来几年大庆的稳产提供了资源基础。
为转型做准备
如果说稳产4000万吨只是大庆油田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的话,那么创造百年油田则是大庆油田人长远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百年油田既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大庆油田未来战略转型的重要部署。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开发进程的加快,石油必将会慢慢减少,大庆未来的转型不可避免。
为了有效应对资源枯竭,早在2004年,大庆油田就提出并实施“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战略,努力把大庆油田建设成为一个百年企业。
“百年油田有时间的概念,但又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开发时间的延续,更强调业务空间的拓展,强调百年生产,更强调企业的百年成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大庆油田公司原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原局长王玉普说。
目前,在国内市场开发上,大庆油田已进入长庆、胜利、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等20多个油气田,油田基建系统先后承揽和参与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沪宁高速公路、大连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在国际市场上,大庆的钻探技术服务进入了美国、阿曼等国家目标市场,扩大了印尼、哈萨克斯坦等海外市场技术服务市场,在国际市场打响了大庆品牌。成功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3个开发区块,开始独立开发海外油田。取得了进口俄罗斯原油的经营权,接卸了首车俄油,标志着大庆由单纯油气生产型企业向生产、贸易型企业转变。
另外,“油气并举”发展战略也是大庆建设百年油田的组成部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研究室主任印长海告诉《能源》杂志记者,近年来随着认识思路的逐步转变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庆油田天然气的开发获得了重大突破,在徐家围子发现了我国陆上第五,东部最大的气田,引起了集团公司的重视。
“2005年我们提交了第一个千亿,两年后提交了第二个千亿,原计划明年提交第三个千亿,由于鄂尔多斯气田的开发和西气东输二线即将开通,我们的压力小了一些,目前适当放缓了节奏”,印长海说,“第一个千亿已经动用,其余的还正在做,这些都能够成为未来的储备”。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