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俄天津1500万吨合资炼厂油源悬疑

2009-10-08 10:49:19 时代周报   作者: 翟瑞民   

日前,俄罗斯方面传来消息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已经完成了天津1500万吨合资炼厂的可行性研究。

按照原定计划,该项目应该于年底前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的批准,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投产。 
 
不过,即便中俄双方加快了项目推进的速度,关于炼厂建成后的原油来源问题,双方却至今还没有给出定数。

投资40亿美元

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首席执行官谢尔盖.博格丹奇科夫日前对俄罗斯媒体表示,公司已经和中石油完成了在中国境内建设石油加工厂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工作。

Rosneft早在两年前就和中石油共同决定在中国北方建一座加工能力超过千万吨的炼厂,这个项目也是中俄拓宽两国能源合作协议的一部分。2009年2月,中俄签署“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后,这个规划中的项目也加快了推进速度。

按照最初规划,项目总投资将在30亿至40亿美元之间,选址在几经周折后定在天津市南港工业区。中俄双方成立了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石化”)负责这一项目的实施,中石油占股51%,Rosneft则占股49%。

博格丹奇科夫还表示,Rosneft对论证结果表示满意。根据可行性研究,该炼油厂的原油加工年产能为1500万吨,不过预计俄罗斯政府和中国政府将最终决定该项目的规模。

中石油外事局没有回应关于天津炼厂项目进展的有关问题。9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等到中石油总部与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会谈,双方当时表示将加快炼油等项目的建设。

中石油近年来加快了在下游的开疆拓土,一批大规模的炼化项目相继上马。按照中石油的规划,到2015年,其炼油能力将努力倍增至2.4亿吨/年,在成品油市场的份额也将在未来8-10年内占领半壁江山。

未来天津炼厂建成后,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环渤海地区的竞争又呈现出肉搏战的架势。此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正在天津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

而Rosneft作为俄罗斯国有的石油公司,对于进入全球最具潜力中国市场也是梦寐以求,按照两国能源合作协议,Rosneft还获得了和中石油合作在中国境内建设加油站的资格。

油源仍旧是个谜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对于未来炼厂的原油来源,双方至今还没有具体解决方案。

Rosneft方面最初的打算是,天津炼厂未来建成后将专门加工通过陆路管道运过来的俄罗斯原油,也就是原油生产加工一体化。

在今年2月17日,“贷款换石油”协议约定,俄罗斯从2011年开始,在20年的时间内,通过管道向中国稳定供应总计3亿吨的原油,平均每年1500万吨。

这1500万吨原油将通过正在建设中的俄罗斯远东-太平洋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支线运到中国。俄罗斯境内中国支线可望于今年9月建成,而整条中国支线预计将于2010年10月投产。

但是Rosneft的这一方案在中方看来凭空增添了成本,中石油更希望把管道输送过来的俄罗斯原油沿途分配给中石油东北地区的炼厂。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专家庞昌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原油生产加工一体化对于Rosneft在中国开拓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Rosneft来说,肯定更希望天津炼厂使用俄罗斯的原油,这样做符合它在欧洲等地深入下游的战略发展模式。

最新的迹象显示,中石油的坚持似乎占了上风。今年7月,中石油宣布,辽阳石化作为中俄战略石油协议的重要支撑点,开始建设中国首个千万吨级全加工俄罗斯原油的炼油基地,剩余的俄罗斯原油将在东北另外三家石油炼制企业分配。

东北各家炼厂对俄罗斯原油的争夺近年来也是暗战不断,按照就地消化的原则,各家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但由于俄罗斯方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致使这一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庞昌伟表示,处在输送最远端的天津炼厂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另一方案获得油源。俄罗斯远东-太平洋石油管道终端建成后,潜在的销售目标就是从海上销往中、日、韩三国,中方也可以从海路把原油运进天津,这样还可以不受管道输送每年1500万吨配额的限制。

也有专家表示,中俄炼化项目当初选址天津临海,可以说也是考虑到了未来海路进出石油的可能。毕竟该项目几年后才能投产,油源问题完全可以另寻他法解决。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合资炼厂 中石油 Rosneft 原油来源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