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新一轮石油危机爆发几率分析 中国应当警惕

新一轮石油危机爆发几率分析 中国应当警惕

2014-07-16 09:17:59 红网

在当前,过度的炒作伊拉克的混乱将造成严重石油危机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现实证据做支撑的,石油价格只会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波动。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这样的对石油进口有着高度依存的国家不需要警惕,毕竟,一旦真的爆发“石油危机”,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中国,其次是欧洲,因为中东石油出口占到了中国和欧洲每日石油消费比例的30%和43.3%。相比之下,美国所占的比例只有6.5%。这就意味着,如果一旦出现石油危机,将从客观上有利于美国打压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帮助美国夺回已雄风不再的经济霸权。这个原因才是笔者唯一担心的可能催生石油危机的原因。这一论述对理论界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石油危机”这个词就如恶魔般,让国际市场充满了忌惮和恐惧。之后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国际原油价格在波动中一路喧嚣直上,一度达到了08年7月14日时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点。随着石油价格的高涨,各国的经济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对石油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其国内的能源成本(安全)、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也随着石油价格的波动而起伏。

在众多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中,主要产油地海湾区域的稳定与否,一直是国际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当前,随着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势力的崛起和建国,伊拉克全面内战的阴云骤然聚集在伊拉克的上空,这就不免让国际社会忧心忡忡,人们担心当前的局势是否会引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石油危机。

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当前伊拉克的局势错综复杂,对石油产业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新一轮石油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伊拉克石油生产受影响的部分有限。从南部区域来看,伊拉克南部的产油区至今仍然处于政府军的保护之下,有不确定的消息还宣称,伊朗也派出了革命卫队的精锐圣战旅进驻了伊拉克的重要区域,这就保证了南部产油区的每日近280万桶的出口量,此外,由于马利基政府现在急需资金的支持,这必将迫使什叶派政府加速剩余产能的开发,这也将从客观上抵消冲突对石油产量所造成的影响。

从北部区域来看,北部区域由于得到了库尔德人的保护,产油量也未受过多的影响,同时,库尔德人独立趋势加剧,一旦成为事实,库尔德人便无需再与什叶派中央政府商议任何分成协议,在巨额的石油利益的驱动下,北部区域的油田开发,包括基尔库克,都将得到跨越式的加速,当前12万桶的日产量到年底时,很有可能会突破20万。唯一受影响比较大的区域是战争正在进行的西北部区域,这块区域的日产能已由原先的65万桶降低到了现在的约40万桶。总的来看,伊拉克石油生产受影响的区域有限,还不足以对世界石油供应链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二、国际新油源的填补,以及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的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勘探的进行,中东区域外的新油区正在被不断的发掘出来,中东的世界能源中心的地位摇摇欲坠:“由于油砂和超重油的勘探开发,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可采量增加了3300亿桶”、“初步预计美国页岩油的储量将达到万亿桶”、“预计到2020年前后,美洲将成为新的石油生产中心”。

除此之外,在南中国海也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被发现,其储藏量仅次于于波斯湾。这些新油区的出现,都极大的降低了石油峰值理论催生的盲目恐慌,而新油区的新产能也可以有效的缓解中东混乱所造成的“石油荒”,降低了中东危机给石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不仅如此,随着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不断下降(2010年为81%,到2035年将降至75%),石油生产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也将逐步降低。这些因素都使得伊拉克危机所造成的石油产量减小的问题,难以对世界能源生产链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三、国际市场对危机的反应趋于成熟。2003年以后,国际原油价格从30美元/桶开始一路飙升,一直上扬到了2008年7月14日的历史最高点147.27美元/桶,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印尼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但正是这个过程,让一些主要国家开始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进能源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开发,进而降低传统能源问题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国际投资者在能源期货市场的投资也变得更加的谨慎小心,心态也更加稳定。这些因素都让国际市场对危机的反应趋于成熟,从而降低伊拉克危机所可能带来的冲击。

第四、国际原油需求的增长趋势降低。事实上,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占据了世界净增长的主要份额。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工业发展中能耗的降低,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度也会逐步下降,这就使得一些石油生产国很有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过剩的产能也将可以有效填补上伊拉克危机所造成的原油出口减少的那部分份额。

第五、“石油危机”的最大推手其实不是产油区的“不稳定”。石油危机是由于供不应求,还是因为华尔街的暗箱操作呢?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笔者无意在本文进行过多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纽约、伦敦两大期货交易所成立后,欧佩克便已经不再完全掌握世界石油价格的定价权,英美四大石油公司和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落有了直接的影响力。

对比2003年以后的石油价格不难发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只从03年的平均28.85美元/桶增长到了04年的38.3美元/桶,上涨幅度约为32%。但07年到08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却由72.7上涨到了97.64,上涨幅度达到了34%,其中2008年7月14日,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47.27美元/桶,而这期间,中东虽然不平静,但也远没有伊拉克战争时混乱。“石油危机”背后的最大推手,恐怕并非产油区的“战争”和“冲突”,而是国际财阀的投机和暗箱操作。

简而言之,在当前,过度的炒作伊拉克的混乱将造成严重石油危机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现实证据做支撑的,石油价格只会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波动。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这样的对石油进口有着高度依存的国家不需要警惕,毕竟,一旦真的爆发“石油危机”,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中国,其次是欧洲,因为中东石油出口占到了中国和欧洲每日石油消费比例的30%和43.3%。

相比之下,美国所占的比例只有6.5%。这就意味着,如果一旦出现石油危机,将从客观上有利于美国打压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帮助美国夺回已雄风不再的经济霸权。这个原因才是笔者唯一担心的可能催生石油危机的原因。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