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兰州“治霾红利”背后的启示

2014-10-13 09:49:07 工人日报

兰州“治霾红利”背后的启示

如果把兰州治理雾霾的经验一言以蔽之的话,那就是一是靠科学,二是靠群众。用科学的手段查找源头,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网格化管理,对不同形态的污染源分类把控,源头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执法力量永远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群众的监督和共同参与。

与兰州相比,有些地区的雾霾治理,陷入了运动化、情绪化治理的误区。有的是在出现雾霾后、或重大节会时“大治理”,忽视平时的防控。还有的地方不科学分析污染源,只用行政强令“一刀切”,怠于科学管理和使用市场手段,最终污染物排放“按下葫芦浮起瓢”,居民也对诸多限制措施不满,失去了“全民治霾”的积极性。甚至“越雾霾越开车”,因为谁都不愿把自己置身户外。

打赢治霾攻坚战,要靠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措施和市场手段,更要靠市民的理解、支持甚至参与其中。只有激发“全民治霾”的积极性,才能重建曾经的美丽家园。兰州能做到的事情,别的城市其实也能做到,关键是,谁来做,怎么做。

“十一”长假结束,华北等地区再次陷入十面“霾”伏。在同一时间,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却碧空万里。自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就始终排名在前、并被列为重点监控的城市。但是,去年,兰州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排行榜,目前正在向全年优良天数超300天的目标迈进。

近期,在环保部的推广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较重的多个城市,正在效仿和借鉴“兰州经验”,投入雾霾阻击战。

兰州是如何摘掉了“黑帽子”的?而兰州的治理经验,能否让其它地方也最终兑现“绿色红利”?

全民 “ 洗城 ” 与全城网格

要了解兰州在全民治霾中究竟做了什么,有两件事最为直观:一是全民“洗城”,一是全城网格。

9月19日,虽然正值仲秋,但兰州已经开始进入治霾的“冬防模式”。下午3时,74家市直机关的2216名公务员走上街头,开始在自己的责任区域范围内擦洗护栏、道路指示牌、捡拾垃圾。

与此同时,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等近郊四区的政府机关、街道、社区共组织了1.5万人,开始清理垃圾、清洗护栏、冲洗过街天桥、擦洗果皮箱、清洗门头牌匾。

经过两个小时的清扫,全市主城区面貌可谓焕然一新。据悉,这是兰州今年“冬防”以来首次“周末大扫除”行动。根据《兰州市2014~2015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冬防期间(2014年9月16日~2015年3月31日),需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全民大扫除活动。

兰州市酒泉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说,“说是大扫除,实际上就是全民‘洗城’,减少市区的扬尘污染。遇沙尘天气,沙尘结束的第二日,市区开展全民大扫除,全面彻底清洗公共设施、交通护栏等设施。”

按照兰州市环保局的分析,兰州冬季的污染源集中在4个方面:工业污染、煤炭污染、扬尘污染及机动车尾气污染。

每一处裸露的黄土坡和地面、每一处建筑工地的粉尘易散性的砂石、土方或废弃物,都覆盖着黑色的防尘布、防尘网,并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城区街道实行24小时洒水降尘。所有施工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就会遭遇重罚。

成功让裸露的坡面、地面和建筑工地不产生扬尘,与当地推行的“网格化”管理不无关系。

兰州正宁路社区的专干李秀莲,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新头衔——“网格长”。冬季采暖期,她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正宁路农贸市场和兰林路市场集中点火的运行情况。一天巡查4次,这4次巡查的时间全是人们准备生火取暖或做饭的时间。

李秀莲说,“自去年11月开始,实行集中点火后,市场里的空气变得清新多了。”

采暖期过后,李秀莲的任务就是监督网格内的坡面、地面和建筑工地。在兰州,有多少李秀莲一样的“网格长”,没人做过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市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后,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网格,100平方公里的市区网格纵横,而每一个网格都有若干“李秀莲”严防死守。

以白银路街道办为例,街道将所辖5个社区的区域按标准划分为32个单元网格,并建立了环保专干、楼院长、环保志愿者、辖区单位协管人员的“一网四员”。遇有烟尘或扬尘,“一网四员”马上赶到现场处置。

靠着网格化管理,兰州将抑尘、降尘的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居民、门店、单位、单位门房、工地工棚、楼院。据说,仅兰州城关区就排摸出5万处空气污染源,由“网格长”全年重点监控。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治霾 湿式电除尘 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