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历数2016各月环保事件

2017-01-22 10:23:25 中国环保网

已经结束的2016年在中国环保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环保领域发生了太多“大事”:“土十条”、“水十条”、危废名录、环保税法等相继重磅出台;环保监管层层加码;G20中美联手《巴黎协定》助力全球低碳发展……

一月

首单绿色信贷ABS保驾绿色发展

1月5日,兴业银行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单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总金额为26.457亿元,获得超2.5倍认购。该单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池来自29个借款人的42笔贷款,覆盖污染治理、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公共设施管理等节能环保领域。

环保网热评:绿色金融是今年中国金融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近年来全世界都在关注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由此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全球的大势所趋,中国亦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开年绿色金融即与绿色产业携手上演合作大戏,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可见一斑。

二月

中水业务地位得确立行业或迎黄金期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鼓励按市场化方式经营中水。鉴于此,中水设备行业有望迎来大发展时期。

环保网热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面临的水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中水利用成为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前,虽然国家鼓励再生水的意向日益明朗,但政策落地过程却挫折不断。此次国务院对中水业务的支持将推动行业加速向前,由此中水设备行业也将获得长足发展。

三月

环保部设三司助力环境监管精细化

环保部3月3日宣布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水气土”三个环境管理司成立后,“各司其职”的格局将形成,中国的环境管理向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环保网热评:“水气土”三司的建立,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是环保部机构改革走出的坚实一步,有利于更好统领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精细化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四月

2015环保“年检”结果环境管理任重道远

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完成了“年检”。报告提出:“2015年全国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

环保网热评:此次“年检”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环境报告,今后“年检”报告将变成常态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的过程也是向社会和普通老百姓公开环保工作的过程,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五月

报告显示我国再生资源行业进入疲软期

5月25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6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小幅下降,部分再生资源价格维持震荡调整趋势。如今,废品回收行业正经历着市场的寒冬。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再生资源市场震荡不强,呈疲软状态,主要品种再生资源价格持续下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利润持续走低。

环保网热评:诚然,循环经济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促进循环经走出低迷期的如下办法或许可行:1.提倡将再生资源回收与社区服务结合模式、两网融合模式等新型回收模式;2.重视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进一步增加产业集中度;3.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广泛推行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

六月

2016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发布尾气污染受重视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监测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环保网热评:根据报告不难发现,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雾霾天气现行政策或将成为一种针对雾霾的治标之术。当然,治本之发则是继续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从新车达标监管、到用车环保管理、黄标车加速淘汰、车用燃料改善及车用尿素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对机动车环境进行多重管理工作,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发展,大力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七月

首个中国绿色产业景气指数助力绿色发展

7月12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2016中国绿色产业景气指数(ChinaGreenIndustryClimateIndex,简称GICI)”,用于反映我国绿色产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对绿色产业短期内发展态势进行估测判断,辅助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走势及其成因,为绿色产业政策调控、企业经营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环保网热评:从31个省市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环境指数排名看,内蒙古、江苏、河北、北京、新疆五省市自治区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环境排名前五。内蒙古地区绿色产业突出表现在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江苏、河北、北京三省市绿色产业的发展则更多依赖于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且绿色产业区域发展呈现出以黄河区域为分界线,黄河以北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环境相对优于以南区域。特别是长江以南的区域,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环境的综合指标逐渐显露劣势。拍脑门预测产业形势发展的方式是武断与过时的,绿色产业景气指数是计算方法更是助力精细化分析和预估形势的有力工具。

八月

16试点10个涝海绵城市羽翼未丰

2015年4月,国家颁布了首批海绵城市试点。2016年入夏,16个试点城市有10个出现内涝。住建部调研显示,项目完工率较高,但存在着小、散、碎片化现象。百亿投资之后,海绵城市项目面临难以维护的窘境。

环保网热评: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镇江、迁安、厦门、武汉等16个城市成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任重道远,海绵城市2016夏天遇尴尬,动辄数百亿投资的海绵城市,正遭受强降雨的考验。据不少受访专家称,现阶段,国内的规划设计院所普遍存在技术、经验、数据不足等问题。何时才能让海绵城市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道,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让城市如生态海绵般通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九月

G20峰会中美共同推动气候合作

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下称《巴黎协定》),随后中美先后向联合国交存了两国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至此,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皆正式批准加入《巴黎协定》。

环保网热评:风景如画的杭州西子湖畔,44年前曾见证首个中美联合公报谈判;44年后,中美在这里为推动气候变化全球合作携手迈出重要一步。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此次两国强强联手,可谓是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一剂高效的强心针。

十月

财政部“强制”PPP试点固废、污水成焦点

10月12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践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广应用力度,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要“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

环保网热评:“强制”、“民企”、“两标并一标”成亮点。“强制”: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对于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项目,要“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鼓励尝试运用PPP模式。“民企”:不得以不合理的采购条件(包括设置过高或无关的资格条件,过高的保证金等)对潜在合作方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性待遇,对民营资本设置差别条款和歧视性条款的PPP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将不再安排资金和政策支持。“两标并一标”:对于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或服务外包的PPP项目,已经依据政府采购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方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十一月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全球气候治理开启新篇章

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从达成、签署、批准到生效,《巴黎协定》完成了最后一个法律步骤。世界迎来考验各方能否兑现承诺、积极推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新阶段。该协定从谈判、通过到生效的过程,既凝聚了各国携手推动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意志,也为其他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注入了信心。

环保网热评:回顾去年12月举行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不仅会场内充满波折与艰难,会场外也始终伴随着各界形形色色的疑虑与担忧。然而,这项曾被众人认为“不可能达成的协定”不仅最终通过,而且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一年,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巴黎协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坐标,所获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预期。

十二月

河长制放大招荡河湖之污还清水于民

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部分省区市近十年实践基础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继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之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将有一个新头衔——“总河长”。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环保网热评:污水治理放大招,2018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后各省一把手将迎来最严大考。如何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效机制,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使河湖保护工作更加细化,将“河长制”演变成“河长治”,才是设立“河长”的根本目的。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