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霾”漫漫其“治”远兮 负重前行而求索

2017-02-23 08:29:04 中国环保在线

车辆限号、高速封道、中小学停课、呼吸科人满为患……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重度雾霾袭来时候的场景。回眸刚刚过去的2016年冬天,让国人记忆犹新的,恐怕非“霾”莫属了。

雾霾的影响小到个人,大到地方经济乃至国家政策,已经蔓延至国家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过去因粗放发展、不顾生态而酿就的苦果,还在不断长大。

近段时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针对2000名现在或曾经居住在北京等雾霾较严重城市的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受访者已经离开雾霾严重的城市去了空气较好的地方。多达41%的受访者则经常考虑离开雾霾严重的城市。

可见“空气质量危机”导致了城市人才流失的说法,并非信口雌黄。为了躲避雾霾,减少暴露在污染重的几率,不少有钱人和聪明人选择“逃离”到干净清洁的环境中,导致部分城市甚至整个国家面临或即将面临人才与资本流失的难题。

为了削弱乃至根除大气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国家层面的努力未曾停歇。根据“大气十条”,2013年开始,中央财政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共安排254亿元,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治理雾霾。2016年下达专项资金112亿元,支持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治理工作。

国家和地方的治理有没有效果?有,自然是有的。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吴季友表示,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长三角区域PM2.5浓度为4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2%。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为3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9%。由此可见,重点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持续改善。

环保部也提到,“大气十条”实施四年多以来,方向正确,措施管用,但冬春季节的空气污染改善幅度较小。就是因为改善幅度较小,所以民众的直观感受是,雾霾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治霾,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句能够形容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因为雾霾治理的迫切,民众渐高的呼声,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小康推进的压力,大气污染防治的蓝图已然绘就。2017年刚刚结束的省级地方两会上,“雾霾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治霾”等词汇出现的频率创下新高,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表现出极大的治霾决心。

只是正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所强调的,中国的环境质量改善是在“负重前行”。这个“重”是不能承受的呼吸之重,更是不得不甩掉的“沉重”,只有决然行动,当断则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轻装简行。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