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娄烦贫困村建起光伏发电站

2017-04-24 08:31:37 太原晚报

荒山坡地上“种太阳”

"这是俺村新建好的光伏发电站,只要有太阳就能发电,村里的贫困户不用投资一分钱,天天都能见到收益。"时过午后,娄烦县西会村的村长王俊明步履匆匆,他爬上村北面的一个山坡,在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前驻足。这是一个享受国家补贴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刚满一天。他仰头看了看高处悬挂的电表,心里盘算:"一天发了640千瓦时电,每千瓦时电能卖9毛8分钱,一年下来,村里的99个贫困户,差不多每人能拿到900元,真不赖!"昨日,记者在娄烦县采访时得知,像这样的光伏发电站,全县已建成和在建的一共16座,今年还计划新建近百座,选址都在光伏扶贫村。靠着荒山坡地上"种太阳",村里的贫困户晒着太阳就能赚到钱。

全年光照2800个小时

“光照足,才能搞光伏发电,娄烦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全年平均光照时间长达2800个小时。”娄烦县电力公司书记刘文博介绍,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精准扶贫项目。作为首批试点省份,近年来,我省在光照条件好的35个贫困县,全面推进光伏扶贫,以村为单位,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站。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刘文博表示,娄烦作为入选的贫困县之一,去年首批选择了16个贫困村,每个村新建一座光伏发电站,现已陆续建成并发电。

村民和村集体都有收益

“这属于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中的大部分可享受国家扶贫补贴,剩下的小部分由村集体自筹,不用贫困户掏一分钱。并网发电后,相当于把发的电卖给国家电网,村里自然就有收入了。”杨文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按全年日照2800小时计算,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2万千瓦时至15万千瓦时,平均每天发电326千瓦时至420千瓦时。村集体自筹的那部分钱,几年就能收回成本,而光伏设备的寿命一般能达到20年左右,之后十多年都是“纯赚期”。

这部分收益,将按月返给村集体,由村里统一均摊给每一名贫困户,让大家都能增加收入。剩下的小部分收益,还解决了贫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问题。

每天可发电数百千瓦时

200千伏的光伏发电站位于西会村的北面,这里坐北朝南,是全村光照最好的地方。山坡上原来是一片闲置土地,经过村民的平整,现在安装了一排排的光伏电池板,周围还围起来铁丝网。这个发电站由300块光伏电池板组成,每块电池板的面积约1平方米。说起这座光伏发电站,西会村的村长王俊明打开了话匣子:“这些板子可以蓄集太阳光能,每天发好几百千瓦时电,发的电还能卖钱,不用村民操心费神,好神奇啊。有了这点固定收入,贫困户再干点别的,一年下来不怕脱不了贫,这件事真靠谱!”

王清亮是西会村的一名村干部,他每天都要到发电站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谁家的孩子好奇爬进来,有没有谁家的羊群拱开了铁丝网。就是在自家院里干活,他也会时不时抬起头,朝着山坡上望几眼。他说,之所以这么上心,是因为这些电池板,不仅蓄集了太阳光能,也凝聚着村里脱贫致富的希望。

今年又有百村将受益

刘文博表示,刚开始村民都不敢相信,为啥安上几块“玻璃板”就能发电。其实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后期的维护也不难。随后,还会组织村民培训,今后只要平时清扫干净电池板上的灰尘,其他的就不用操心了。

记者了解到,娄烦县今年将继续发挥日照条件好的优势,初步计划另外在100个贫困村建设光伏发电站,发电总规模共计30兆瓦。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更多的贫困村会与西会村一样,在闲置土地上“种太阳”,收获希望。

本报记者李涛张波实习生安冬文/摄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分布式能源,贫困村,娄烦,光伏发电站,光伏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