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由点到面构建市场体系 碳排放交易收获阶段性成果

2017-06-12 10:54:52 中国环保在线

为了更顺利地展开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管理工作,我国确定了多个试点城市率先探路。在政策的全面支撑下,地方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即将到来的全国交易市场体系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模板。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全局性框架正在有序构建中。这不仅是中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重点,也是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在兼顾经济发展和低碳节能的双重需求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方面是在给企业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企业提供践行清洁生产的动力。

我国全面支持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

自2011年起,国家发改委就以《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基础,建立了包括北京、天津、深圳等7个省市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已经开始小范围征求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谢极声称,我国将进一步编制市场建立总体方案,强化基础支撑力。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近日表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促进碳减排和促进发展方面的多种作用。接下来,我国仍需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稳定市场价格,提高市场活跃度,同时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以保障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多地发布方案加码市场建立

早在2016年的时候,《四川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就已经出炉。文件明确指出,要综合协调各部门工作,从配额管理、市场交易、核查与履约、自愿减排项目管理与交易、信息公开与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六大方面进行了梳理。

江西省的地方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也对全省工作进行了部署,致力于建立长效、低成本减碳机制。方案指出,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建立碳排放市场建设政策管理体系、协调机制、核查队伍,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技术支撑,强化舆论引导。

以2016年试点工作为基础,福建省发改委已经下发关于征选第二批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的通知,预计将新纳入300家企业。而厦门市也在不久前印发了贯彻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表示要树立低碳发展目标,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组织全市企业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全国最大单笔碳排放配额置换交易敲定

6月5日的消息显示,深圳市属国企能源集团下属深圳能源妈湾电力有限公司与深圳中碳事业新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市排放权交易所完成规模达68万吨的置换交易,创下国内单笔配额置换交易最高纪录。

作为全国7大试点城市之一,深圳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了碳交易市场,也是全国首个总成交量达百万吨级、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的碳交易平台。此次交易的达成也具有深远意义,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经验和示范作用。

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无论是地方政策的加码,还是置换交易的落定,都只是我国碳交易框架探索的冰山一角。北京市碳交易试点也是众多缩影之一,进一步表明碳排放市场建立的可行性。据统计,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共成交碳排放配额超过1400万吨,成交额约5.3亿元。

截至2016年底,北京碳市场累计申请开户机构已超过900家。相较2015年,2016年配额成交量增长130.10%、成交额增长80.11%。作为全国首个跨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北京碳交易均价是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中最高的,也是相对最稳定的。

同时,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助力跨区域碳排放交易发展的效果格外显著。据了解,河北省承德6家水泥企业被纳入跨区交易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及鄂尔多斯市也在逐步融入其中。截至目前,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实践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眼见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离正式启动渐近,各地的标准、实践以及机制等方面的探索有序推进中。试点城市的投石问路为整体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方市场交易则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布局提供了可借鉴模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碳排放,碳交易市场,生态文明,碳排放权,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