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能源革命研究成果解读:成就新型能源体系

2017-06-20 16:46:59 中电新闻网   作者: 赵冉  

6月9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一期)”成果在北京发布。遵循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我国将力争用20至30年时间构建起“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能源发展将经历能源结构优化期、能源领域变革期、能源革命定型期三大阶段,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拐点将出现在2030~2050年间。

该研究历时4年,自2013年5月20日启动,来自近90家单位的305位专家(其中院士39名)共同参与了项目研究。

能源革命将解决六大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环境生态压力加大,碳排放问题突出;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世界能源竞争加剧;能源体制机制建设滞后;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破解能源可持续发展难题必须加快推进能源革命。

项目负责人、研究报告作者代表谢克昌院士说,推动能源革命必须解决6个重大问题: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问题,能源供给结构优化问题,能源科技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创新发展问题,能源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世界能源版图变化中我国能源发展的抉择问题。

“能源革命是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源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杠杆和抓手。能源生产、消费直接和间接对生态环境带来重要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对能源革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能源革命,创新能源发展新道路,加快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长效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谢克昌说。

研究认为,我国将在2030~2050年间出现能源消费总量拐点。2030年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继续增长,此后人均GDP逐步落入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能耗“峰值”区间,经济发展和能耗有望“脱钩”。工业部门能耗峰值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现,建筑部门能耗峰值在2030年左右出现,交通有望在此后5~10年实现能耗峰值。

研究报告将浪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念偏差导致能源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舒适程度)错误定位,导致难以持续、不得不推倒重来。第二类是运行管理不当导致大量产能过剩。第三类是没有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导致的低能效。报告认为,能源消费革命关键在于转变节能理念和管理方式,应从追求经济增长、尽量提高能效,转变为约束能耗总量、尽量创新发展方式。

能源结构优化在能源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能源革命要解决能源科技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创新发展问题。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是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键因素。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步伐,根据世界能源版图变化趋势,结合我国能源发展实际,推动能源革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立足国内、多元发展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基础。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是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是能源革命的根本保障。加强国际能源战略合作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助力。

能源发展将经历三大阶段

按照我国能源安全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遵循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牢固树立“环境优先、效率至上、市场主导、安全持续”的能源发展理念。统筹需求侧与供应侧双向协同发展,依托科技创新、系统优化和能力提升,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大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力争用20至30年时间构建起“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

研究报告明确未来能源发展分为“三大发展阶段”。2020年前为能源结构优化期,主要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利用集中度,到202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6∶2.5∶1.5。2020~2030年间为能源领域变革期,主要是清洁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战略,203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5∶3∶2。2030~2050年为能源革命定型期,形成“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205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4∶3∶3。

谢克昌表示,推动能源革命应采取“九大战略举措”。第一,以实现能源永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加快调整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彻底转变传统能源发展理念。第二,以系统节能为切入点,以重点工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等为突破口,实行世界先进能效标准,建成能源节约型社会。第三,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安全多元电力生产系统,全面构建柔性智能电力输配网络,大幅提高电力在终端用能中比重。第四,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和低效石油产量,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引进力度,实现煤炭绿色转型和石油可持续供应。第五,坚持国内和国外并重、常规与非常规并举,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第六,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建成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智慧能源时代的新发展。第七,着力突破煤炭清洁利用、油气“两深一非”、核电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成本制约、电网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第八,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与互联互通,突出核心区,加快扩展区,统筹海外及国内能源建设。第九,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能源企业改革,积极构建公平开放和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体系。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