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沙特:血色石油

2017-06-26 12:18:46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作者: 金硕征  

沙特对美国开放了石油开采权,带来的是过度依赖石油经济繁荣下的窘境、隐忧和隔阂。

“波斯的石油是你们的,伊拉克和科威特石油由我们分享,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则属于我们。”1944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给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哈利法克斯看了他画的一张中东草图并说。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美国的物质文明是建立在中东廉价石油基础之上的。在中东石油业及其反复无常的政治中,美国成了主角。石油资源集中地的沙特阿拉伯,一桶桶的原油如流水般喷薄而出,映射了多少人的欲望与贪婪。储量庞大的能源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什么,每时每刻笼罩在这个国家上空的又是什么?

交易

阿里·纳依米迟到了半个小时才走进舞厅。他有点像赛跑运动员的体形,带给他一种轻快敏捷的风度。这位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臣在拥挤的人群中快速地移动着。哪怕是最高级别的管理人员,也把头歪向纳依米。在他经过的时候假装暂时对纳依米感兴趣。很多双手伸出来互相握着,人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到处充满了笑声,即使根本没听清说的是什么。

“我们正在试图得到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一名商人充满自信地对另一个人说道。“那的确是很难得到啊。”另一个人带着年轻人那种嫉妒的语气回答道。纳依米不过身高5英尺,在人群中却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他是“世界石油中央银行”大亨,总是处于中心。他的只言片语就能改变世界经济。他们倾听着纳依米简短的谈话,好像纳依米正在陈述他们的命运。

“我们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国,而美国是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纳依米自信满满地说。“这是精彩的互补。”纳依米微笑着说,夹杂着礼貌的笑声。在华盛顿春季一个温暖的晚上,纳依米成了立兹卡尔顿酒店接待区最耀眼的贵宾,接待他的人是美国众多金融巨头代表。

美林从管理层中派出了一名代表,同样的还有摩根士坦利、埃克森、康菲石油、戴恩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雪佛兰公司、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务院、财政部以及能源部。这是一个混合着欲望和焦虑的夜晚,就像19世纪的舞会,100名求婚者只对一个人说着赞美的奉承话。石油重塑了这个国家,却无法带来安宁。

开放

由地质学家马克思·施坦埃克率领的勘探团队在胡拜尔附近建起了原油大本营。他们夜晚睡在帐篷里,白天偶尔会骑着骆驼在沙漠调研。对贝多因人来说他们的肤色很新奇,同时这些闯入者的行为也与众不同。他们每天并不是先做祈祷,而是偶尔会做体操。他们的搜寻得到了回报。1938年,在达曼7号井处美国人钻探到了一个巨大的石油储备库。

沙特阿拉伯拥有全世界传统石油储量的21%,共有2640亿桶石油,几乎是第二名伊朗的两倍。每一天全球8500万桶的石油消耗中,就有900万桶产自沙特阿拉伯。其他国家也时常会发掘新的油田,但是只能提供很小的增量。如果世界需要更多的石油,除了给利雅得打电话,没什么别的办法。

发现石油的新闻被传回到洛杉矶之后,施坦埃克的营地被扩建成为了有着基本空调系统和便利设施的住所。这意味着美国人将要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了。一年后,沙特阿拉伯打开了阀门,第一次让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输往斯科菲尔德号运油船。从那个时候开始,沙特阿拉伯和地球的未来改变了。

沙特阿拉伯那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932年,阿卜杜拉·阿齐兹·阿卜杜拉·拉赫曼·费萨尔·沙特用武力统一了王国,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国名。沙特阿拉伯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全国没有进入工业化,出口量极小,而且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很少。沙特阿拉伯很少人出国。几百万的百姓除了季节性带着家畜迁徙,也很少出国。皇室很高兴有了新的收入来源,但是国家内部的保守派却疑心重重,对外来者小心翼翼,持有谨慎的态度。

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平稳发展。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公司的控制下,由幸运的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领导的美国公司组成的大财团,对石油的开采量逐渐上升。按照每桶两三美元的价格,沙特阿拉伯获取了稳定但并不夸张的收入。

石油并不仅仅被美国所需,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前还仍然是石油的净出口国。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美国的汽车和郊区石油密集型文化开始兴盛,曾经欣欣向荣的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路易斯安那的油田枯竭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国内消费的1/3的石油都来自国外进口。当沙特阿拉伯第一次将本国石油输送到世界市场上时,一些几乎没人注意到的变化开始产生了。

涌进

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其他盟国意识到,他们可以让消费者为石油支付更多的钱。因为经济必须依赖于石油。1973年,美国和欧洲公司控制价格和运输的石油殖民时代走到了尾声。当年10月爆发了赎罪日战争,美国人向以色列人提供武器,阿拉伯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抵制向美国输出石油,油价立刻飙升。相反,在这个时候,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臣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教长庆祝道:“这个时刻已经到来了。”他欢欣鼓舞地说道:“我们是自己产品的主人。”

这只说对了一部分。皇家也许是国家石油资源的主人,但并不是由此激发的隔阂的掌控者。石油提供了另一种范例。在大部分国家,石油并不是由居住在其储量之上的人所拥有的。美国是少数几个产权可以延伸到地下的国家之一。同种植小麦或者生产汽车不同,开采石油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很少,尤其在中东地区那里的石油储量通常很大,而且接近地表。这意味着流入沙特的巨大石油财富实际上切断了人民和政府的联系。这是沙特阿拉伯家族道德堕落的开端。

王室的腐败并不是造成不稳定的唯一先决因素。开采石油需要建造基础设施,包括钻井平台、输油管道、道路、发电站、办公室和机场。美国公司如潮水般涌进了与外界隔绝的沙特阿拉伯。它在20世纪30年代还几乎没有一条铺好的道路。石油繁荣让西方的生活方式突然被引进过来。猫王和尊尼获加威士忌被介绍给沙特阿拉伯,同时还有让妇女接受教育的做法。

这种转变很不容易。因为沙特是阿拉伯世界上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国内有一群以严格和清教徒作风而著称的伊斯兰回教徒,瓦哈比教派。即使电视的出现也引发了来自保守派的强烈抗议。他们反对对人像的复制。当利雅得有了空调系统、吉达有了自来水、生活更加方便的时候,一些沙特人担心伊斯兰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正在出卖灵魂。

那些被疏远的人们在1979年爆发了起义,几百名拿着枪的人在一名以救世主自居的原教旨主义者祝哈曼·欧德比的领导下,占领了麦加最神圣的神殿大清真寺。也许这场占领本来可能不会因为王室成员在石油上的让步而发生,但是让沙特阿拉伯王室被伊斯兰回教徒憎恶的品质却与石油有关联。如西方的生活方式、对肉体上愉悦感的热爱、不彻底保持虔诚的心意、愿允许那些异教徒带着他们不洁的习惯进入圣地。欧德比通过平常被用来广播祷文的扩音系统,号召罢黜王室,并且强制推行政教合一的统治。

战乱

在一连串袭击中,国家的武装部队没能重新夺回清真寺。统治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被削弱和背叛了。他们号召外国军队的帮助,包括巴基斯坦和法国。因为异教徒不允许进入麦加,所以官方不允许调派法国的士兵。外国人在进入麦加前需要同伊斯兰回教徒做简短的沟通。在决战中,有几百个人丧生,毒气被用来削弱打击那些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中有55个人被逮捕,其中还有欧德比。一个月后,他们在一场沙特阿拉伯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处决中被杀头。

王室感到无力对抗这种由自己的不当行为引发的逐渐高涨的不满势头。因此,他们决定安抚那些原教旨主义者。新的管理权力被授予给了宗教领袖,并让教育部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同时加强了穆塔瓦的权力。这是伊斯兰的督察机关,正式的名字叫作宣扬美德阻止邪恶委员会。

为了增加自己作为保守派的可信度,政府每年向在阿富汗打击苏联军队的圣战者组织拨付几亿美元。对于在全世界传播原教旨主义,王室投入了几十亿美元给宣扬伊斯兰价值观项目。1975年到2002年间,有700多亿美元花在了清真寺和研究中心的建设运营中。沙特只拥有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却资助了超过90%的信仰活动,这些支出打造了最昂贵的宣传运动。

国王原本希望通过支持原教旨主义者的事业来平息他们的不满,但是这样做问题更严重了。石油繁荣让许多王室之外的沙特阿拉伯人变得富有,包括穆罕默德·本·拉登。他在20世纪40年代是一名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苦工。他利用自己在数字方面的才智和努力工作以及对更大利益的追求,创立了一家建筑公司。这家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可以建造几乎所有的东西,道路、宫殿、清真寺等。作为沙特阿拉伯最富有的非王室成员,他足够养得起22个老婆和54个孩子。如果没有石油繁荣,他也想不到自己会有如此庞大的家庭,那么奥萨马也不会出生。

穆罕默德·本·拉登对石油造成的政治腐败和道德观的堕落感到非常生气。他强烈反对异教徒的军队出现在伊斯兰的圣地上,公开反对沙特阿拉伯同美国结盟,美国军队驻扎在沙特阿拉伯,想要清除整个穆斯林世界中美国和犹太人的影响。当穆罕默德·本·拉登1968年死于一场空难后,他的公司在大儿子奥萨马的经营下继续保持繁荣。

沙特阿拉伯的本·拉登集团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时候,已经雇佣了36000人。奥萨马并不是一位活跃的经理,不过在生活中比较安静的时刻也会起些不甚重要的作用。奥萨马的财富在一些报告中被估计高达3亿美元。奥萨马在1970年到1993年或1994年间从他的家族企业得到了2400万美元。这足够让他在20世纪80年代去阿富汗抗击苏联的时候,成为反共产主义圣战中一个知名人物。

动荡

在沙特阿拉伯所有工作岗位上,有2/3是外国人,在私有产业中这个比例更高。司机、服务生、零售商、银行家、护士和医生几乎都是外国人。看上去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量是件好事,因为一大帮外国人可以被雇佣来为你工作。1962年,沙特阿拉伯成为了世界上最后一个立法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对待低等工人已经形成习惯了。

事实上,沙特阿拉伯即使在繁荣的时期也有严重的经济问题。30%以上的沙特阿拉伯人面临失业。他们很不高兴,因为只有很少的人可以领取国家补助金。大部分沙特阿拉伯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又辛苦的工作。那些银行业或其他高薪的行业,对大部分沙特阿拉伯人来说又遥不可及,因为他们的教育水平不够。沙特阿拉伯最古老的大学建于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来的是三流的毕业生,竞争力不足。沙特阿拉伯最好的地质学家并不是毕业于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业大学,而是马萨诸塞科技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政府试图强制企业雇用本地受教育的年轻人,但是这个项目进展并不顺利。

沙特阿拉伯拥有远多于其他国家的石油,并且被看作在广阔的土地上到处是亿万富翁的国家,却没有足够的石油来让每个人都富有,即使是在油价高企的时候。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收入足够支撑王室为自己建造庞大的宫殿,但是不够用来持续为所有人提供养尊处优的生活标准。

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国家每天出售多少桶石油,而是每天按人均计算的出售数量。比如,科威特的出口量只有沙特阿拉伯的1/5,但是人口是沙特阿拉伯的1/10。平均到每天,科威特的人均产油量多于一桶,而沙特阿拉伯只有半桶。按照这种计算方法,沙特阿拉伯甚至都排不上世界石油大国前五名。

20世纪80年代早期,沙特阿拉伯人均收入达到28000美元。这在当时全世界算是很高的,但是不久这个数子就大幅下跌,同当时油价一样跌到了之前的1/4。这是20世纪最剧烈的国民收入的下跌。2008年油价被推高至每桶150美元时,这个数子又开始重新上涨,但后来又同油价一起下跌了,就像过山车一样。

沉疴

20世纪初期以来,石油一直与各国的安全、权力和地位交织在一起。“9·11”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凸显了石油存在的风险。中东地区是世界最大产油区,也是基地组织的诞生地。基地组织最初不满之一,除了现代性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之外,就是美国驻守在沙特阿拉伯的军事力量。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部队继续驻守在该地区以便牵制萨达姆·侯赛因。中东一些清真寺散布的好战信息和布道词与基地组织发出的信息非常类似。基地组织的成员和资金也来自这个地区。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19名自杀式劫机者中,有15人是沙特阿拉伯公民。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追溯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与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林·沙特于1945年2月在苏伊士运河上举行的会议。从哈里·杜鲁门开始,美国的历任总统均把中东安全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及其石油的安全视为美国的根本利益。1979年圣诞前夜,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认为,这将可能成为苏联控制波斯湾地区以及“世界大部分石油供应”的“绊脚石”。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回应此事件时,对美国在中东的原则立场做了更加明确的说明。

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任何外部势力对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企图,都将视为对美国核心利益的侵犯。美国将以任何必要的方式予以还击,包括使用军事力量。”而沙特阿拉伯也将其长期安全寄希望于美国。两国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末,沙特阿拉伯内阁中拥有美国博士学位的成员数甚至超过了美国内阁。

卡特把矛头直接指向“外部势力”的苏联。但是,海湾地区的“内部势力”又如何呢?“9·11”恐怖袭击事件充分说明了在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当中,有一部分人对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持有绝对的敌对态度。没有人确切知道这部分人口的实际比例。然而,“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些沙特阿拉伯人否认这15个劫机者来自沙特阿拉伯。这让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甚至影响到了两国在能源和安全领域的关系。这一隔阂直到2003年5月才逐渐缓解。当时,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恐怖分子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制造了袭击事件,并在随后一年内接连发动了数次恐怖袭击,其中一次袭击目标是一个警察局。沙特阿拉伯意识到自己是基地组织的主要目标,基地组织是沙特阿拉伯危险的敌人。

“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产生持久的影响。美国人再一次确信石油消费,特别是石油进口是美国的一个安全风险。当时,中东石油分别占美国石油总进口量以及总消费量的23%和14%。但是,这足以象征美国对中东的“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危险。许多美国人以为美国所有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1973年石油禁运以来,寻求“能源独立”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一个固定内容,如今这一口号被赋予了新的紧迫感。

“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并没有对油价产生太大的影响。即使到2004年,普遍预期仍然认为市场条件将会使油价继续保持在“较低的”区间。然而,2004~2008年的4年间,油价迅速上涨,达到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点,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发生改变,人们的信心受到影响,开始对未来感到焦虑,不同寻常的油价上涨既突显了石油的重要性,又刺激各国尽快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中东2004年出现了一支伊斯兰圣战组织,呼吁改变策略:“使美国付出血的代价”,“竭尽全力,制止历史上最大的石油盗窃”,“将袭击的重点瞄准被盗的原本属于穆斯林的石油资源”。沙特阿拉伯几乎整个石油产业皆由国有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掌管运营。2005年9月,沙特阿拉伯最大油田附近的安全区域遭到袭击。这次袭击中恐怖分子掌握了所需的详细信息,包括各种图纸及沙特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基础设施的地图。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2008年5月16日飞抵沙特阿拉伯,与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布杜拉会面时,提出了提高石油产量的要求。阿布杜拉拒绝了。这是2008年一年内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布杜拉第二次拒绝布什石油增产的要求。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阿里阿尔黛米委婉表示,对于沙特阿拉伯来说,短期内两次拒绝美国的要求实属无奈,想影响世界油价确实很难,不仅是沙特阿拉伯,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都面临石油增产的困难的问题。

产生沙特阿拉伯的惊人石油储量的两大因素:地质现象与自然力量现在正以一种正常且预计的方式将其带向终结,而且时间要远远短于之前官方人员使我们相信的那样。很显然,沙特阿拉伯已经到了或者说临近了输出量的峰值,而且即将无法大量增加它的石油产量。沙特阿拉伯可能还有供几代人使用的足够多的石油,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危机的到来要远远早于沙特阿拉伯沙漠里只剩下一滴油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国石油石化杂志,金硕征,沙特石油,石油开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