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智能电网
  • 吕伟业:关于中国《智能电网》战略的若干看法(二)

吕伟业:关于中国《智能电网》战略的若干看法(二)

2009-11-24 16:44:56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吕伟业  

中国《智能电网》必要性、紧迫性

• 《智能电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国策。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智能电网》,未发生金融危机时,虚拟经济的“繁荣”模糊了实体经济与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间存在的一系列尖锐矛盾,电力的变革显得既不重要,又不紧迫,也不可能。《智能电网》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重塑竞争力将起重要作用,但其意义绝非仅仅是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

• 中国传统电网变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电网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局限于发送供用、集中统一、单向低效、高碳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电网,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美、欧发达国家《智能电网》核心是能源利用的高效、清洁、低碳,将现今传统电网变革为《智能电网》。中国现今电网无疑同属传统电网,与发达国家当前传统电网相比,除人均占有量有很大差距外,主要也是在能源利用高效、清洁、低碳差距上。

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对地球气候影响的严重性比原预计更为严峻,应对气候变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纵观历史和现在,发达国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国,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国,当今中国年人均CO2排放为5.1吨,世界为4.2吨,发达国家为11吨,美国为20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各国各有自己应有的责任。

中国1981-2005年GDP年均增长9.63%,一次能源生产年均增长5.28%,CO2排放增加一倍多,2005年CO2排放总量占世界18%。中国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措施。从1994年到2006年单位GDP CO2强度下降28.7%,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下降13.6%,美国下降22.3%。200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又比2005年下降10.8%,但仍比世界平均高2.4倍,美国2.5倍,欧盟4.9倍,日本8.7倍,印度0.43倍,中国CO2排放总量已成为世界之最。

中国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不利于CO2减排。世界上和中国CO2排放的70%来自燃煤,2007年中国GDP24.6万亿元人民币,一次能源消费26.6亿吨标煤,其中化石燃料占92.6%,煤炭占70%,石油19.75%,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0%,CO2年排放量按分析已超过60亿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曾经历以煤为主向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转变,2006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燃料占87.9%,其中石油35.8%,煤炭28.4%,天然气23.7%。中国由于自身能源资源结构等各种原因,没有发生这样的转变。

中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均能耗和CO2排放必然需继续增加,2007年中国人均能耗1.87吨标煤,仅为世界人均62%,2020年中国预计人均能耗达3吨标煤,CO2排放可能需要到2030年甚至更远时期才能稳定、开始下降。 中国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二、三十年后人均排放量都將处于世界前列。

今年七月召开的八国峰会上,八国集团承诺,願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但联合国认为: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更多历史责任,理应展开行动,以实现中期减排目标,在2020年应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总体减少40%。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如何呈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坚持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的原則。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承担与中国发展阶段、所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在加强节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大力增强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緑色经济等采取有力措施。

世界各国如不实施深层次能源变革,不实施电力变革,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将力不从心,《绿色产业革命》的进程将会推迟、受挫,低碳经济无法实现,中国同样如此。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同样创造了历史机遇,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实施总体的、深层次能源变革,传统电网变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然,形势将越来越严峻,除影响国际形象和面临巨大政治压力外,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将受重挫,中国可持续发展將受到严重挑战。

 

中国《智能电网》可能性

• 中国电力的良好基础:

中国电力在总量上已并将可以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煤电、水电、输变电及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都已相当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中国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特高压远距离输电试点成功,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始起步,“大代小”、大容量循环硫化床和各种脱硫技术广泛应用等节能、环保举措取得重大成效,中国超导技术的研究和成果也属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已相当或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己有了正确的安全稳定理念和科学的稳定导则管理,已形成了六大分区、直流联网的“分层分区结构”和“三道防线”较为坚强的一次网架结构和系统二次合理的配置,二、三十年来中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状况有力地证明了其有效性。

中国近十几年通过推动“配电自动化系统”工作,部分地区供用电侧的信息数字化、“智能”管理水平、双向互动已有了一定基础,对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网线损、接纳用户侧电力已有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区很不均衡。

• 中国电力变革的方向。中国与发达国家国情不同,现今经济和电力发展阶段不同,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电力变革的方向—安全、经济、高效、清洁、低碳是一致的。

• 中国电力变革后发优势。中国电力发展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属后发,但有后发的优势,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先走的弯路中国可以取直或跨越,今后大量增量资产就不用二次改造,当今科技进步可以共享,发达国家己先行且又有实效的电力变革、創新,提出的《智能电网》概念、标准、经验、教訓可以借鉴等等。

总之,中国电力已有良好基础,只要能从实际国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电力变革方向、目标的《智能电网》战略,在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组织下,集国家 之力量,在实施中能将有限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在市场化电力管理体制建立条件下,中国电力变革实效在未来二、三十年中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吕伟业 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