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拓宽视野发展新能源

2017-09-04 15:09:22 5e

近日重要与能源新闻较多,一是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资产达1.8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电力公司。二是同日在国际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上传出消息,今年中国氢能投资增长迅猛,1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398亿元。三是媒体8月29日报道,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与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四是青海共和盆地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温度达到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五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9元/吨,环比下行2元/吨。价格指数连续第三期下跌,累计下跌4元/吨。

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28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电“牵手”神华,属于强强联合。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世界最大煤炭供应商,截至今年4月底企业总资产已突破万亿元。作为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电集团,截至上半年公司可控装机容量1.43亿千瓦,资产总额超过8000元。2017年,神华与国电集团分别位居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276位和397位。煤电是今年我国去产能的新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重组整合。鼓励和推动大型发电集团实施重组整合,鼓励煤炭、电力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强煤炭、电力企业中长期合作,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支持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整合煤电资源。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对媒体表示,要深入推动央企重组。围绕凝聚力量、调整结构,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行业分析人士称,国电、神华这两大龙头企业的重组,势必影响行业运行格局,开启“合纵连横”的新阶段。另据报道,新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225吉瓦,成为全球最大电力公司,远远超过法国电力公司137.5吉瓦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83吉瓦。

从8月28日开幕的2017第二届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传出信息,中国氢能源投资今年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金额达398亿元人民币,规模达16万套燃料电池。

据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介绍,中国多年来已成为世界第一制氢大国,年产氢2200万吨(世界年产氢总量为6000万吨),但中国绝大多数氢用于制造合成氨和炼油,用于能源微乎其微。

氢能与燃料电池最大优点是环境友好,不排放污染物,与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大,加氢时间短。今年以来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投资特别热,有10多项总投资加起来将近398亿人民币,这些生产线一两年内建成大概是16万套燃料电池,可以做成16万套燃料电池发动机,就可以开动16万台燃料电池车。而这些车需要大量加氢站。毛教授认为中国氢能发展瓶颈是基础设施建设。

另据专家介绍,中国有大量的工业副产氢,包括焦炉气、合成氨、甲醇和氯碱,每年都能达到几百万方,这些副产氢应尽量利用起来。比如焦炉气的氢,现在99.9%的成本每标方是1.03元,市场前景好。此外水解氢潜力巨大,尤其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解氢,中国一年弃水大于400亿千瓦时,弃风497亿千瓦时,弃光70亿千瓦时,用于电解水可制氢、储氢并用于发电,欧洲国家还直接将可再生能源水解制氢输入天然气管道。专家分析认为,在电价低于或等于0.55元千瓦时、氢气价格超过每立方米2元时,在目前条件下有赢利。专家认为中国应当大力利用工业副产氢与可再生能源水解氢,这样在市场上能有竞争力,可以保障中国环境安全与能源安全。

中国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郑州、佛山、盐城五个氢能示范城市,7个加氢站。江苏如皋市还建立了氢能经济示范应用项目。去年10月2MW氢燃料电池电站在营口发电。中国第一个全国的氢能小镇落户在浙江台州。此外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与佛山市有关方面签约,将为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提供8列氢能源有轨电车等设备,这是我国首个落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订单。线路规划全长约17.4公里,设车站20座,首期工程共8列有轨电车,均以氢能源为动力,每列车定员载客量285人,最高运行速度70公里/小时。2015年,中车四方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其实中国利用氢能也很早,中国航天用氢能已有50年的经验。目前日本和澳大利亚在筹划液氢贸易。另据国外预测,氢能经济到2074年的时候,就会与化石能源持平从而达到一个临界点。欧美多个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目前世界上已有加氢站200多个,美国加州投入运营的就有30多个。此外多个欧洲国家已决定从2030年或2035年禁止使用内燃机车,这无疑为电动车与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展示了良好发展前景。

据能源局数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到2016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3%。目前,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其中水电从2012年11月以来,新增水电装机约8300万千瓦,预计2017年底总装机约3.4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1万亿千瓦时。5年间,中国开工和投产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等一批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持续扩容,目前总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其中,溪洛渡水电站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三位。风电从2012年以来,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领跑全球。截至去年底,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8758万千瓦,成为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装机电源。光伏自2013年起,已连续4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规模快速扩大。去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7742万千瓦,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

据科技日报8月29日报道,一项新工艺能将二氧化碳变燃料效率达99%,这一惊人成果来自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与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

联合实验室,以洁净的可再生电能为能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将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甲酸和乙醇,电流效率分别高达99%和77%。相关成果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据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陈为研究员介绍,将二氧化碳通过电催化法高效率地转变成甲酸,催化剂的选择是关键。经过近两年不断探索,陈为团队筛选尝试了大量金属、合金催化剂,最终发现由金属钯、锡组成的Pd-Sn合金催化剂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只需施加非常低的电压,并且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该催化剂就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生成甲酸,电流效率高达99%,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不稳定,具有随机性和季节性,使得利用效率大打折扣。该研究采用可再生的风能、太阳能或富余核电等清洁能源,高效回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将不稳定的新能源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实现洁净电能的有效存储。此外,除了甲酸,研究团队还通过电催化法生成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品之一——乙醇。该研究团队在前期纳米碳材料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非金属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由氮掺杂的介孔碳材料制成,相比金属催化剂成本要低得多。电催化乙醇的电流效率达到77%,远高于国际上30%左右的平均水平。

据媒体8月30日报道,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在青海共和盆地已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温度达到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通常指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以上,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据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院于8月在共和盆地实施的干热岩勘探孔再获温度新高,在地下3705米深处首次探获达到200℃以上的干热岩,初步测定温度为236℃,且干热岩资源规模大、埋藏适中、厚度大、易利用。

据悉,2011年,地质部门开始实施“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2013年开始深孔开钻,2014年在共和盆地地下2230米处钻获温度高达153℃的干热岩。

综合调查显示,目前已控制共和盆地及其外围干热岩勘查开发目标靶区18处,面积达3092.89平方公里,具有分布广、岩性条件好、干热岩资源量丰富等优势。

目前已评价出共和盆地干热岩理论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303.05亿吨,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的标准煤为2016年中国能源消耗的3倍。专家介绍,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只有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专家介绍,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地热资源。从干热岩地热资源区域分布看,青藏高原南部占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总资源量的20.5%,资源量巨大且温度最高。日前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加强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利用研究,采用多方合作机制,尽快推进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应当关注氢能与其它新能源,大力发展清洁、低碳新能源,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