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素有 “世界石油宝库 ”之称 , 海湾地区的石油油质好 , 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为主。2004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到总份额的 50%。因此 , 中东地区稳定的石油供应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 中国已经和中东各主要产油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能源合作 。中国和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长期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 , 中东国家普遍对我友好。当前 , 阿拉伯世界正处于困难的转型时期 , 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伊拉克战争后 , 阿拉伯国家希望中国利用自己同中东地区各国都保持良好关系的优势 , 在中东地区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中东地区作为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主要的能源供应地 , 中国对外战略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日渐凸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 , 在谈及中国石油安全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问题时表示 , 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是中国与沙特等中东各国进一步发展能源合作的良机。周大地认为 , “9.11”事件后,美国和沙特及中东各国的关系迅速冷却 , 美伊战争使中东产油国家与美国关系更加疏远 ,美国与沙特等中东国家在石油上利益并不一致 , 中东国家另寻合作伙伴理所当然 , 而中国与中东以前就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 , 中东的石油也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市场,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 , 能源消耗巨大 , 市场巨大。

战后的伊拉克依然是中国的老朋友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近日访问中国,这是他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正式访华之行。对于他的这次中国之行,各国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关注的焦点都无一例外地集中到了中国与伊拉克的经济合作方面。尤其是美国舆论,更是夸张地将美国与中国作比较,其中的酸醋之意,令人惊奇。
美国将伊朗推向中国身边
近年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特别是今年可以说到了"剑拨弩张"的地步。但中国与伊朗的贸易关系却是火的很,伊朗出口到中国的石油一直程增涨态势,伊朗已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近来北约对利比亚狂轰烂炸,使伊朗又感觉到危险。据称,近期伊朗和中国正就采用一套易货交易制度进行商谈,准备用伊朗的石油换取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由于美国的金融制裁,导致中国无法为进口石油向伊朗支付起码200亿美元。去年,中国与伊朗的双边贸易总共达到293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近40%。本月,两国签署了多份基础设施和贸易合作协议。据两国媒体报道,根据这些协议,中国企业将投资于伊朗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而伊朗将向中国出口大量铬矿砂。 【详细】
非洲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 , 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地区和南美地区。非洲主要产油国除尼日利亚外均非欧佩克成员国 , 不受产量限制 , 这就为中国提供潜力巨大的油源。中国是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同非洲进行能源合作。从非洲国家进口石油和增加当地石油业投资 , 不仅能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 也能推动非洲的自主发展。同时 , 中国和非洲的能源合作主要采取 “股权换油源计划 ”, 通过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农业、电力和通讯等产业来交换石油的勘探开发权。这种中非石油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既可以防范欧美金融炒家 , 又可以实现非洲石油投资多元化发展。中国在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非洲产油国的油气合作中 , 要发挥自己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积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实现与非洲国家平等互利互惠的 “双赢 ”目标。非洲石油对中国 “多元化 ”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 中国的非洲石油战略 , 只有在巩固和发展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的基础上 , 在向着 “双赢 ”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 。

安哥拉:战后发展由中国撑起
在过去的三年中,安哥拉已经超过尼日利亚成为了在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石油在安哥拉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占90%以上的出口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80 %以上。尽管受欧佩克的原油产量限制,安哥拉,预计仍将增加石油产量和开采能力。
南北苏丹:大小通吃
早在2005年,南北苏丹和平协议达成,决定2010年由南部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开始,一些嗅觉灵敏的中资商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就开始决定前往南苏丹尝试性地开展业务往来。
俄罗斯是世界上含油气面积最大的国家。据 2000年底公布的数据 , 俄罗斯拥有 845亿 t石油资源量,其中已采出 156亿 t, 剩余探明储量 153亿 t, 控制和远景储量 539亿 t; 天然气资源量 236万亿 m , 其中已采出 1214万亿 m , 探明 4618万亿 m , 控制和远景资源量 177万亿 m 。2004年 , 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 , 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天然气产量 6 074亿 m , 超过美国 , 居世界首位。作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双料冠军 , 俄罗斯已然是当今世界油气工业领域的超级大国 。

中俄外交在合作与较量中前行
作为世界石油储量和生产大国 , 俄罗斯长期以来受困于资金严重短缺 , 长期投资不足 , 欠账较多 , 设备陈旧 , 采油技术落后。为了把现有的地质储量变为探明储量 , 再变为可采储量 , 俄罗斯近年来正努力通过同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开展能源合作 , 吸取资金 , 为使自己的能源位居世界前列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