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华龙一号”与最远国度阿根廷的八年之恋

“华龙一号”与最远国度阿根廷的八年之恋

2018-07-10 08:51:51 中国核工业报   作者: 蔡皛磊  

采访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健的计划,在一周后方得以实施。目前,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建设阿根廷第五座核电站(中国“华龙一号”压水堆)的商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一周里,丁健又和阿根廷人开了大大小小的会,力求推动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相关合同文件的签署。

阿根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空间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度。中核集团与阿根廷就合作开发核电项目的商谈已历时8年。自2014年7月起,丁健带领团队仅阿根廷就去了14趟,单程要30多个小时,“不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就是在飞机上”,历经数轮谈判,签署多份合作协议和文件,个中辛劳可见一斑。

2017年5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总裁塞莫罗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核电项目总合同。“华龙一号”“走出去”的脚步终于正式踏上了南美洲的土地。回首一步步走来所克服的商务条件苛刻、合同结构变化、融资困难、政府换 届、政策变化等重重困难,丁健的眉头时蹙时舒,言语之外似更有说不尽的感触。

培育“慢热型”核电市场,需“百年好合”的长跑

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与其他“走出去”项目相比,海外核电项目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活动。核电项目的国际市场开发周期较长,业主国政治、经济、能源政策等诸多影响因素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他地区项目相比,阿根廷地处南美洲,与中国距离更远,文化背景与国情差异较大,在政治、法律体系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这是一个‘慢热型’的市场。”承担起开拓阿根廷市场的重任,丁健更加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海外核电项目所面临的开发成本高、不确定因素多、风险成本高等诸多挑战,而他更倾向于用一场“百年好合”的长跑来比喻核电项目的海外开发——从谈判、签约到项目落地,再经过建设投产、历经60年寿期以及延寿中的运行与维护的技术服务,“推进过程必然漫长而艰难,但是一旦培养起来,便是一辈子的事业”。

融资是阿根廷核电项目的一个关键因素,到目前为止双方已就融资和保险的主要条件初步达成一致。丁健告诉记者,在核电“走出去”、走向阿根廷的实践过程中,围绕商务、技术、融资工作而组建的专业团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策划了多种合同模式和融资方案,并向中国财政部、商务部、银行、信保等积极汇报和协调,一直都在为争取更合适的合同模式和更优惠的融资条件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一支年轻而成熟的队伍”。

阿根廷核电项目既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的重点目标,也是中国和阿根廷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年来,这支深耕阿根廷市场的团队依托中核集团全产业链的支持,前后方密切配合,有效协调内外部资源,积极寻求国家政府部门和国家政策支持,抓住各种机遇和高层对话契机以创造项目突破的有利时机,多途径共同努力不断推进项目加速进展。

待核电项目落地,这便是中国与阿根廷两国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也将推动中国与阿根廷的贸易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一步促进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使这条‘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线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这是中核集团作为中国核电技术领军者的使命,重任在肩,丁健的团队正砥砺前行。

中国人的工作作风,就是靠谱认真

“开拓海外市场,首先要赢得目标国的信任和认可。”“华龙一号”“出海”,便是新时代“中国制造”的国家名片,丁健说,中国核工业人用了8年的时间,让阿根廷看到了中国人执著、勤劳而又严细、精专的工作特质与才能,“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中国人靠谱、认真的工作风格在合作者那里有口皆碑。”

这其中,为了不负国家嘱托,为了让核电项目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核品牌”,丁健和团队成员一次次迎难而上,走得并不轻松。“海外核电项目永远要准备好迎接风险与不确定。”丁健记得,2015年底,阿根廷政府 换   届,新政府要求改变合同模式,重新编制和商谈核电合同,对上届政府与中核集团签署的合同与协议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项目一度陷入暂停的艰难局势。“我们必须主动思维,决不能功亏一篑。”项目组加班加点通过各种渠道调研新政府的真实诉求,了解项目走向,分析项目进展时机,向上级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集团领导及时调整中方开发策略,制定了将重水堆和压水堆项目纳入“一个合同、分步实施”的合作模式,终于获得了新政府的认可,让项目迎来柳暗花明的新局面。“在看似无法推进的时候再坚持探索,或许便有了路。”

在“找路”的过程中,丁健和团队坚持在一线身体力行。2017年初,正是阿根廷夏季最闷热的时候,考察核电设备物流条件的任务来了,需要对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陆、海运条件进行实地测量和评估。时间紧任务重,采购工作组飞赴阿根廷,顾不上倒时差,放下行李便走上了大街小巷。炎炎烈日下,他们在2天时间内完成了3个码头3条主要道路的实地考察,“行程近100公里,每一处桥梁、标志牌、高压线、低压线、收费站及转弯等影响大件设备通行的设施我们都测量过。”留下足迹、洒下汗水,收获的是最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以及对现场情况的成竹在胸和阿根廷同行的钦佩与认可。

“2017年底,阿根廷的合作伙伴们也开始加班了。”丁健说起来似乎云淡风轻,细细问来方知这转变来得多不容易。2016年底,丁健和团队赴阿根廷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商谈。中国与阿根廷有11个小时的时差,这就意味着两国的工作时间完全昼夜颠倒。为了实现更有效的谈判,丁健和同事们“白天跟阿方谈,晚上回到酒店进行内部讨论、与国内进行沟通,再整理好要点,第二天带上谈判桌。”他们还形成的“每日一小时”的总结会制度,利用阿根廷人刚下班后的一小时即刻总结,对有待确认的事项进行梳理、形成预案,第二天一上班就提交给对方。“或许就是这两个月的朝夕相处感染和带动了阿根廷人吧。”如今,项目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曾经在多年接触中始终坚持一到下班时间就中断谈判的阿根廷人也开始对中方提出的紧急问题加班回应。“经过多年的磨合,更高效的良性互动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华龙一号,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