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2030-2035年北京将蓝天常在

2019-07-09 09:15:33 新京报   作者: 邓琦 张畅 范锦春  

专家预计,2030至2035年间,北京将迎来空气治理“拐点”,届时蓝天将常在。

7月8日,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作为首位发言嘉宾,系统介绍了过去20年来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和成效。相比2013年,北京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31.5微克/立方米,其中,本地污染控制、周边协同减排以及气象条件变化分别贡献了65%、23%和12%。在污染控制措施中,燃煤锅炉整治、民用燃料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最为有效。

会后,新京报记者就北京PM2.5治理、甲醛是否加剧雾霾形势等话题对话贺克斌。他预计,今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有望首次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内。

■谈形势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 应注意“国六”标准如何用足

新京报:今年北京大气污染形势如何,哪些措施需要加码?

贺克斌:目前来看,北京空气污染工作推进比较顺利,需要注意的是,秋冬季节要加强空气质量预测和预报。重点应该在机动车方面,包括“国六”标准如何用足、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如何发挥作用等。其次,我们强调“冬病夏治”,目前在制定细化方案,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区域内城市派驻了专家组,要求已经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能反弹,新措施要达到预计减排量。

新京报:目前北京大气污染物减排是否还有空间,是否主要看河北等传输通道城市的治理成效?

贺克斌:不完全是。北京本身也还有大气污染治理空间,包括交通就是机动车源,还有生活面源等,以及进一步精细化管理。不能认为北京不用继续减排了,在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这四大结构方面,还有潜力。国六标准实施后,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此外,北京正在制定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梳理相关的法律依据,而区域联防联控作用也会日益显现。

新京报:北京何时能蓝天常在?

贺克斌:这取决于能源结构和整个京津冀整体行动的发展。所谓“拐点”,就是指什么时候可以达到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目前预计,这个“拐点”应该出现在2030至2035年之间。

■谈热点

甲醛是雾霾“贡献者”?的确有科学依据

新京报:有研究称,甲醛是导致中国雾霾频发新的“罪魁祸首”?

贺克斌:目前确实有一些科研证据佐证这一观点。甲醛原来都在室内流动,现在发现它还参与了一些化学反应,催化形成雾霾。

随着治理进程推进,环境机构关注的污染源会发生变化。北京PM2.5年均浓度已经从89微克/立方米降至51微克/立方米,今年可能到“4”字头,浓度越低,相对污染源因素中的重要关系会发生变化。

我们依然维持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大思路,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的污染物因素会突出。目前来看,需要针对甲醛排放,梳理一份针对性更强的重点排放清单,作为下一步治理依据。

新京报:臭氧也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之一,目前北京的臭氧浓度是否稳定了?

贺克斌:目前来看,北京地区臭氧年均值依旧处于超标水平,不过2015年至今,地区臭氧浓度基本没有上升趋势,相比其他臭氧浓度依然往上爬的城市要好一些。眼下,全国各地都在关注PM2.5浓度下降、但臭氧浓度上升的趋势。

新京报:治理臭氧应注意哪些问题?

贺克斌:北京较早关注了挥发性有机物的问题,2013-2015年,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减少超过40%,这对降低臭氧浓度贡献很大。

臭氧治理,首先要关注挥发性有机物,北京的挥发性有机物增量和存量都有所降低,很不容易。当然,治理压力还是很大。治理PM2.5,要求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双双下降,这两种排放物的协同治理就是下一阶段治理重点,也就是说,如何控制二者在合理比例和力度下协同治理,是稳定臭氧和治理PM2.5的关键。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空气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