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构建绿色高效经济的氢能供应体系

——我国氢能领域缺乏顶层设计,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协同和统筹



2020-01-21 09:38:08 《中国改革报》   作者: 吴昊 张小宝  

“发展氢能已成为国际基本共识。”日前在京闭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2019年被称作中国氢能产业的元年,在“氢能热”的当下,需要明确氢能及氢燃料电池的定位。

当前,全球对氢能关注热度正持续上升,国内氢能产业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氢能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着力推动从制氢、储氢到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构建。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在管理体制上还未把氢能纳入能源领域,传统炼化行业把氢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促使现有供应体系向绿色经济高效的氢能供应体系转变。

“新路线”的全球共识

“氢能是新能源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欧阳明高介绍,随着欧洲氢能路线图等相关规划的出台,许多大型国际能源企业都开始积极介入氢能,“例如,BP、壳牌、西门子、法国EDF等大型能源公司。”

其中,壳牌是较早布局氢能的传统能源企业。“氢作为能源载体,其价值已经开始得到世界的认可。”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楠表示,壳牌从多年前就开始积极推进氢能在运输和能源领域方面的应用,“如今,我们加氢站的足迹遍布美国和欧洲,在运营、建设和规划中的加氢站近百座。”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颁布了氢能发展路线图。2019年2月,欧洲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FCH-JU)发布《欧洲氢能路线图》,显示发展氢能将为欧洲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目标到2030年推广370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创造约1300亿欧元的产值;美国燃料电池与氢能协会(FCHEA)于2019年11月发布《氢能经济路线图》,目标到2025年,各种应用的氢需求总量将达到1300万吨,将有12.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政府将《氢能及燃料电池路线图》更新到第三版,持续在技术研发、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氢能供给和终端应用等方面投入资金支持。

近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年会上,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Fathi Birol)曾指出,氢可以帮助克服许多能源方面的挑战,它将是能源转型的潜在关键加速器,也是全球更广泛脱碳的推动者。他表示,“绿色氢能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全球共识,预计在未来几年将迅速增长。”

在陈肇楠看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氢能的发展需要跨行业以及全球范围的广泛合作,才能加速技术革新和产业规模化。“我们相信氢能作为高效的多用途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回顾壳牌在发展氢能发展方面的经验,他表示,“政府应鼓励跨行业、跨地域的广泛合作,这将有助于氢能产业的稳健发展。”

“新业态”的顶层设计

欧阳明高指出,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多种技术路线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氢燃料电池技术必然要脱颖而出,在2035年达到百万量的目标。对于氢能的供应,他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的下降,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也将逐渐提升,他进一步强调,“面向汽车应用的氢能战略要简化、要聚焦,只有绿氢才据有合理性。”

对此,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建秋认为,未来的能源革命将是氢和电的革命,通过完全脱离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这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他表示,我国1/3的国土面积是戈壁和沙漠,完全可以用作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进而制造氢能和电能,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降低了能源进口的压力。

“当前,以高效制氢、新型储运加氢、高可靠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创新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河北省发改委一级巡视员高俊钊指出,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2019年首次将推动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内容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山东、广东、山西、上海等省市也加速抢抓氢能产业的新风口。

不过,根据会议期间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路线图1.0:如何实现绿色高效经济的氢能供应体系》(以下简称《路线图》)显示,我国氢能领域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缺乏顶层设计,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协同和统筹。《路线图》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层面统一规划,明确氢在能源体系中的定位,明确氢气生产、储运、应用等环节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章程、法规体系;同时,制定国家氢能供应体系发展路线图,明确各阶段发展重点,完善氢能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各环节相应标准和政策体系;此外,要通过政府的指导作用和财政投入,加大氢能相关研发力度。

《路线图》显示,以实现绿色、高效、经济的氢能供应体系为目标,我国将在氢的制储运加各环节上逐步突破。预计到2025年,以工业副产氢与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氢源,平均制氢成本将降至20元/kg,加氢站数量达到200座;到2035年,制氢成本降至15元/kg,储运成本降至12元/kg~15元/kg,加氢站数量增至1900座;到2050年,制储运加各环节形成规模化网络化布局,实现低成本的绿氢、蓝氢供应。

“新动能”的地方布局

2019年,地方上密集的氢能布局成为能源行业新的亮点,而河北省成为其中的“排头兵”。高俊钊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2019年8月12日,印发实施了《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速构建政策生态、产业生态、服务生态三大氢能生态体系,率先打造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据高俊钊介绍,目前,河北已建设了张家口、邯郸、保定等一批氢能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基地,初步构建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等氢能产业的全产业链,在去年12月31日,还批复新建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这个中心设在张家口,是河北省推动氢能产业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举措。”

张家口市常务副市长郭英指出,张家口市按照国家发改委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探索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先行先试的要求,将氢能产业作为高标准打造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首都两区的重要支撑,作为绿色办奥、低碳奥运的重要保障,着力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

记者了解到,2019年6月12日,在京举行的张家口氢能建设规划发布会明确了张家口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措施,较为完备的氢能政策体系开始形成。郭英表示,张家口引进实施了亿华通氢燃料电池、海波尔制氢、河北建投风电制氢综合利用、北汽福田欧辉氢能大巴等一批龙头示范项目。目前,张家口已成为国内氢能生态建设较为完善的城市,氢能正在成为张家口的城市新名片。

去年以来,氢能地方性政策密集出台,这一新兴业态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动能”,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对于地方推进氢能供应体系的建设,《路线图》建议,要落实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政策,挖掘现有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相关的政策执行潜力,同时鼓励产业园区等试点推广的发展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氢能,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