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疫情下的动力电池供应链

2020-02-13 09:13:08 建约车评   作者: 陆三金  

全国生产类企业节后复工要过三个关,首先是当地政府的复工批准,其次防护物资要到位,最后是大量的外地员工还需要完成返岗。这三关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关关难过,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方式是“等”。大面积的延期开工,导致了整个产业链处于近乎“瘫痪”状态,在动力电池行业优质供给本就不多的情况下,供应的问题将会雪上加霜。

2月11日,在国内企业刚刚陆续开工之际,远在欧洲的捷豹I-Pace却被曝出因LG化学电池供应短缺,将从2月17日开始暂停I-Pace的生产一周。

另据韩媒报道,保时捷Taycan近期向LG化学订购了6000台车的电池,但仅收到了3000个。

特斯拉和松下也一度因为电池产能问题闹得不太愉快,后来又在中国引入LG化学、宁德时代,试图通过三家供应商来满足特斯拉产能以及低成本的野心。

优质电池产能的短缺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不论是汽车新贵还是传统巨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人身上,纷纷与中国企业签协议,下订单。

受补贴政策驱动,中国人在动力电池产业也确实争气,不仅成长出了宁德时代这样市值3000多亿的行业巨头,还有上百家的上市公司,以及上千家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但时间进入到2020年2月,曾经热闹一片的生产场面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千厂开工的轰鸣声被一片寂静所替代。

电池的供应雪上加霜,电池供应短缺仍然像紧箍咒一样,紧紧地套在了各个主机厂的头上,短时间内还摘不下去。

“韩国的客户没有停止生产,一直在跟我们催货,但是我们现在开不了工,国际物流也没恢复。”一家江苏南通的正极材料商表示。

2月10日,本该是很多工厂开工的日子,但是汽车和电池供应链上的广大中小公司还有很多没开工。

“谁敢开工?都在等通知,没有批准前我是不敢开工,等着吧”,地处江苏的另外一家电池材料厂商负责人表示。

“复工生产起来也快,但现在就算我可以生产了,其他人没生产,物流也没恢复,我也转不起来。”该负责人继续表示。

而此时,下游的电池厂商却先转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厂商多数都在2月10日实现了开工。

 但已开工企业多数处于部分开工状态,产能利用率尚处于较低水平。

而对于电池企业来说,低产能利用率就意味着高成本,就意味着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以及随之而来的亏损。

这些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因为原来预计的动力电池降价可能会更迟到来,电动车在2020年的降本之战也将更加艰难,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由于汽车和电池产业链较长,上游供应极其复杂,搞不定上游供应,而仅自己开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电池厂和主机厂的最终产能恢复水平,是依上游整体供应链的恢复水平决定。而像汽车这种拥有1万个零部件的产品,缺少一个零部件,整个工厂就要停工。整个生产环节拼的是木桶效应,整体恢复效率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

北京奔驰已经做出了榜样。

为了帮助供应链企业恢复生产,2月6日,北京奔驰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区发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

然而,也许Tier1的复工之难可以靠一纸文书解决,那再上游的Tier2、Tier3、Tier4,还有更多中小供应商呢?

对于开不了工的中小厂商,不能生产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企业就面临关张。

大面积的关张会带来供应链的雪崩效应,毛细血管的大面积阻塞最终也会影响到动脉的供血不畅。

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对于更靠近终端消费者的主机厂、Tier1、电池厂来说,仅仅算自己的小账已经不能完成止损。他们还必须帮助链条上生存的广大中小企业收复失地。

同时,广大中小企业主们作为这场抗争的主力军,必须完成自救。

对于大多数地方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恢复生产,实现进账,还需要先翻过三座大山。

复工资质

各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返工大潮,防止连日来的防疫工作功亏一篑,在企业复工层面,设置了五花八门的附加条件。

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具体到执行层面,各地政府展现了不同的智慧。各地政策不一,大致上分为下面几种:

1、企业承诺书

“江苏泰州要签署法人承诺书,要求外地返回员工需隔离14天,并确保消毒、防护储备充足,可满足7-10天使用才能开工。”江苏泰州一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表示。

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奉贤区对于申请复工的生产企业,要求其除了递交复工申请外,还需要提交复工方案、人员信息登记表、应对疫情预案措施以及填报开复工防疫事项承诺书,保证做到“9个承诺”,包括承诺设立24小时热线电话;严格管控来自或经过重点疫区人员;具备口罩、消毒药剂、体温测量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每天早晚上下班分2次实施体温测量并做好人员记录;在厂区交通便利处设置至少1个容纳5-10人的临时隔离观察点等。

客观说,这些防疫承诺是必须、必备的,企业做出承诺后复工,合情合理。

2、“白名单”审批制

据《华夏时报》报道,杭州对于复工实行“白名单”企业制。2月10日起,杭州对全区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按“一企一方案”实行分类分片分时段申报,严格审批、有序复工。

2月9日,杭州市企业严格防控有序复工专班发布的复工情况显示,29814家企业提出复工申请,最后核准的是162家,杭州西湖风景区、建委和交通局提出的复工申请,一家都没有核准。

在上海,嘉定区拥有实地型企业1000多家,2月9日晚,嘉定工业区仅完成38家企业于2月10日正式开工的审批手续。

审查之严可见一斑。

3、实地审查制

企业要想完成复工申请,除了递交书面材料,有些地方还必须接受实地检查。

据福州新闻网报道,福州高新区的审批原则是“谁审批、谁负责”,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实地检查组,根据“分片区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指挥部分别对辖区内的复工企业进行检查,检查企业是否按承诺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如不符合条件,应立即督促整改,并及时将情况报告企业复工审批组。

4、一刀切

2月7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视频调度会议上,明确了市级重点续建项目和规上工业企业开工必须要经过审批,严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完善防控措施,确保疫情绝对可控,确保没有任何输入和扩散的风险。而其他企业一律不得开工。

5、县官不如现管

据《财经》的一篇报道称,由于当地不少企业地处农村,一浙江电气制造企业负责人戏表示,“现在是村长比区长还大”,为了确保本地疫情的控制,人员流动控制和复工审批在基层政府往往更加严格。“村里的制度和上面完全不一样”,企业复工面临更大的困难。

复工资质这道关卡,很多地方政府根据企业的个头来排序,依次复工。

动力电池厂商由于规模较大,基本都能拿到开工资质,但是他们的上游供应链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每家厂商都像北京奔驰一样给地方政府去函,地方政府也会不堪其扰。

单纯从收入角度去算,并不是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手段,甚至也不一定切合实际。更何况,复工顺序的公平性也未必能让所有人都信服。

我们无意置喙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在返工大潮下,任何的麻痹大意都可能使得社会各界的努力前功尽弃,没有人可以承担这个责任。

据《建约车评》在汽车行业人群中小规模沟通显示,一些规模较大的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开工,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厂商还处于等待审批状态。

在私下的沟通中,大多数未得到批复的企业主的心态是“等”。一位爱开玩笑的东北老哥说:“只是不知道等来的是复工还是倒闭。”

在2月11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发改委秘书长丛亮表示,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

丛亮表示,当前形势下需要两条线作战,除了抗疫前线,“另一条线”就是经济发展前线,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会上更是明确的表示,我们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目前来看,错峰返程与错峰返工的目标已经逐渐在实现,随着地方政策逐渐从过激走向平稳。中小企业要翻越的这第一座大山,仅仅是时间问题。

2月17日,新的一周开工情况会稍显乐观一点。

口罩、口罩,还是口罩

1月21日,当时疫情的新闻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建约车评》的一位老师就敏锐的捕捉到了口罩可能即将告急,一口气将楼下超市的60个口罩全部落入袋中,带回老家,分发给家人。笔者和车评君还一度觉得他焦虑过度,事后来看,这位拥有多年采购经验的老师无疑是英明的。

而大多数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做出类似的决策,就已经出现了口罩荒。

2020年这个春节,全民带口罩和一罩难求已经国民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之一。

口罩的短缺让每一个需要外出的人感到焦虑。

囤积口罩对于个人来说,是安全感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是复工的必备条件。搞不定口罩,不要谈开工。

没有口罩,企业的老板们是绝对不会开工的。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开工规定中,要求开工企业必须准备够7-10日的每人每天两个口罩,方能开工。

对于锂电产业链来说,由于作业情况特殊,多数企业是存储有一定数量的防护物品的,但那点库存物资在疫情面前是不够看的。

搞定口罩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类企业来说,太难了。

根据工信部此前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之前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

疫情发生后,受生产厂商春节停产影响,口罩产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口罩不属于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甚至在药店内都不属于大宗储备商品,库存有限。疫情爆发后,不少消费者哄抢口罩导致口罩库存进一步告急。

2月9日,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陈达介绍称,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7%。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复工,人员流动增大,口罩企业的那点产量和巨大的需求相比,远远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口罩依然是当前最紧缺的战略物资之一。

由于前线医疗资源吃紧,国家紧急征用企业的口罩,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复工准备付之东流。

当下无论是对谁,都很难有底气地说口罩已经准备充分。

采购口罩对于企业的行政采购等部门,是个不小的挑战。拼人情、拼关系,可能最后还是解决不了口罩的问题。

为了复工筹备防护物资,各种群里、朋友圈、网络上充斥着求购信息。而在最近,正规3M口罩已经涨到70-100元/个,关键有钱还买不到。

不仅是朋友圈中的口罩价格惊人,就连在源头的采购价都已经达到个不能让人接受的程度,据中新经纬在2月10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一位跨境贸易人士称,“年前,韩国口罩的采购价约3元/只,而最近几天,其价格多在20-25元/只,足足涨了七八倍,有些工厂的报价更夸张,都涨到了48元/只。现在已不单单是‘一天一个价’,甚至每小时可能都在变。”

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按照当下疫情,操作规范的生产现场,每人每天要消耗2个口罩。不要说企业采购成本吃不消,这庞大的需求数字,也让采购无门的大多数企业,心生退意。

甚至还有人打起了防溢乳垫的主意。近日,上海青浦的一家企业实现了利用某品牌防溢乳垫增加口罩使用次数的设想,以应对口罩短缺。其基于原有供应链基础,研发了一款“一次性口罩垫”,从立项开始,建模、进料、调整产品到最后通过国家实验室验证,用了10天时间。

好消息是,口罩的需求缺口上出现了很多跨界生产的熟悉身影。

上海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厂商纷纷抽出部分场地,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建设口罩以及其他防护用品生产产能。

在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有无尘、恒温恒湿等要求,而汽车行业的部分汽车电子行业本身就具有很多无尘车间、防静电车间,车企生产中的“涂装车间”对“无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可以满足口罩生产要求。

车企抽出部分场地,建设口罩等防护物资产能,一方面,既可以解决自身快速复工的防护物资短缺难题;另一方面,承担了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做出积极贡献。

而对于上游的广大供应链企业来说,下游的车企客户们已经纷纷开始布局口罩产能,这无疑会给他们的复工增强信心。

虽然口罩荒将一些中小企业的开工进度压的实实的,但以中国世界工厂的能力以及政府、企业集中突破口罩等防护物资的产能,有理由相信口罩危机将会很快度过。

这座大山,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是“等”的问题。

人、货的流动

当前复工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的到岗问题。

在锂电企业聚集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主要生产从业人员多来源于内地各省份。

而本次除了湖北省之外,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也受疫情影响较大。

生产企业的年后招工本就是一年比一年更难,再加上今年的疫情,人员返工更是雪上加霜。

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村封路,跨村通行都成了难题。更不要说公交停运、省际客车停运,高速非本地牌照下不去等各地临时不同的情况。

这些人员限流措施,每天的新闻多如牛毛,打消了人们想要跨省出门劳作的念头。

同时,各回流重点区域对人口流入限制也特别严格。

人们发现即使历经万难,来到了城市,既不被欢迎,也要承受着代价。

根据“无锡发布”公布的政策,是将来自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七省的人员一律劝返。非七省人员,要在本地有身份证件、暂住登记或是有自主住房的人等条件才能进入。

无锡的情况较为特殊,不具有可比性。而在其他地区,对于回城人员,一致的规则是应按规定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

用一个网络段子形象一点说,“村里不准出,城里不让进”,这个说法并不算夸张。

由于人员回流难度大,回流意愿低。2月10日就成了名义开工日期,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成开工所需要的足够准备。

再加上锂电行业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地区都受疫情影响较大,开工难度就更是难上加难。

即使已经开工的企业,眼下的到岗率还远达不到正常水平。

地处江苏镇江的某生产企业的业务部门员工昨天在朋友圈晒起了自己炸的油条,询问之下得知,生产到岗率是比较尴尬的。

开工的企业在节后复工的第一件事,也是先把防疫工作落实。

复工之后要做员工回流统计、员工健康排查、人员诊断隔离、厂区消毒、防护用品筹备等工作。

 一旦工厂里出现感染,不但工厂面临停工消毒,同期工人也都要隔离观察。

执行上的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

保持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在公司食堂的餐桌加隔板或一人一桌,这些也都是基本操作。

但这些工作并不具备生产力。

 复工不复产,成了2月10日复工的一个缩影。

复工的另一个阻碍就是物流以及运输的不畅。

锂电行业产业链长,需要上下游企业通力协作完成生产。即使个别企业复工,但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也未必能保证,再加上物流渠道的中断,导致企业难以真正开工。

而下游的主机厂、电池厂等客户,受物流阻断影响,一方面要和供应链企业负担巨大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要一起捱过被物流耽误的时间成本。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相对于开工资质和口罩等硬性门槛,人、货流动的弹性要大很多。

不能让人货流动起来的更多问题是出在企业的信心层面。有交付压力和对未来有信心的企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人和货快速运转起来。

而信念较弱的企业则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当下就是哪哪都转不动,莫得办法,继续“等”吧。

恰恰这种“等”的心理是最要不得的,随着“等”,流逝的是企业的生命力和员工对于复工的信心,还有客户。

经历过非典的眉州东坡老板王刚在面对此次疫情时表示,“如果你把员工都放回去了,连续几个月都开不了张,这支队伍就散了。所以我说人在精神在,人在军心在。”他的信念是“不管多难,都绝不等死。”

结语

前段时间,在西贝的“现金流只够撑住3个月”的热点下,企业纷纷开始关起门来算自己还能活几个月,结果算来算去发现,3个月还算不错的。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谈到现金流,他表示,3个月的现金流是正常的,哪个企业账面资金会超过三个月?而至于能不能捱过三个月,他认为,企业必须想办法自救。

而在新能源行业,受补贴退坡和车企压力转移影响,应收账款成了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和上游材料厂商的噩梦,一家厂商的高管在复工之后的会议上吐槽说,“我们能给员工发应收账款吗?”

再加上韩国厂商在面板、半导体两次逆势加产能战胜日本厂商的殷鉴还尤未远,不禁让人背后发凉。

据韩媒报道,连韩国的后进厂商SK创新都开始准备研发NCM9/0.5/0.5体系了。而中国的厂商受疫情影响,研发节奏被打乱,能否在2020年还继续保持领先是行业不得不开始思考的问题。

而要想保住中国新能源行业来之不易的优势,首先要保住这个产业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不是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头部厂商们,而是广大的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在这场广大中小的企业生存之战中,“等”是个最让人无奈的词,它既可以说是企业应对风险的稳妥之举,又可以成为逃避现实的托词。

“等”来的可能是更大的机会和市场,也可能真就是倒闭。

而置身于事中的我们,可以选择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认为有两个词比“等”更适合来应对这场危机。

面对当下,以“防”为主

防什么?防疫情,防风险。

 在防控条件下完成复工,已经成了企业的必备生产技能。

企业需要的是科学防控,避免过度焦虑。相对社会的群防群控,企业内部的防控是相对可控的。为什么在社会上会出现大量的瞒报新闻?是因为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并不对等,很难通过权利义务关系去约束每一个人。

而在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下,瞒报行为相对来说,会因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受到抑制。对企业瞒报的代价,企业是有办法快速落实的。

所以,企业在摸排员工情况时,既不需要过分恐慌,但同时也要把工作做到细致。

虽然多数企业在防控工作上没有经验,但由于锂电企业多数对无尘环境有要求,相信经过科学的培训,企业是有能力实现自治防控的。

防风险,防的是企业猝死的风险。

这段时间,各家企业都在反复算账,自己的钱还能撑多久,应该怎么花。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再定位,相信每家企业心里的账目都会非常清楚。

一季度本来就是制造业的淡季,相信也不会有企业对一季度抱有太多的幻想,这种本来就不高的预期,恰恰可以保护企业穿越低谷。

只要不是“猝死”这种非战斗减员,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是可以“强身健体”的。

面对未来,以“调”为主

在当前形势下,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预期,调整自己的目标,年前定下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都需要根据新的形势作出修改。

心态上的调整也很重要,去年加了产线,想要大干一场,今年只想活着。这种心态不丢人,反而更务实。

现金流和利润想要哪一个?该做出调整了。

须知,在调整心态和预期之后,人和组织的潜力都是无穷的。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更全面的审视这一次的危机。

就像丘吉尔说的“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大多数企业是没有机会经历周期的,而只有周期才能锤炼伟大的企业。

在疫情的压力之下,更容易看清一个人和一家公司的底色,这时候也是企业价值观和个人品质真正外露的时候,平常很少有机会能让大家互相观察的这么清楚。

而在疫情结束之后,人员的流动一定会特别大,那这时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很好的重新再选择的机会。

同时,这也是企业重塑价值观、锤炼团队的好机会。

墙上张贴的那些口号在当下更容易被检验,而能在当下环境突出重围,则会使得团队在面对未来更加自信。

之前一直在推进的自动化、智能工厂到底是不是鸡肋?这一次可以拿出来检验一下了。

而对于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来说,这次同样也是压力测试。

平常大家不是互相都想探个底吗?这次真的到底了,珍惜机会吧。

对于一些经营状态较好的企业来说,这一次有机会低价收购优质资产,最好的投资机会到了。

而危机一定会造成更多的企业掉队,而“肉身”陨灭的企业,它的优秀员工、优秀客户这次可能为你所用,前提是活下来的是你。

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在评价这场危机时表示,“在所有组织里,企业是最脆弱的。因为一旦员工拿不到工资,军心不稳,整个团队就会很快丧失战斗力。所以,相比国家还能继续收税,家庭还能继续还债,中小企业是当下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

这场战役拯救的不仅仅是肉身,还是一个个无形的组织。在这场战斗中也没有救兵,每个人必须学会自救。

别再“等”了,赶紧行动吧,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局面。

参考资料:

当口罩遭遇“一小时一个价” ,《中新经纬》

制造业复工,打开物流通道是关键,《财经》

曹德旺:捱不过三个月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企业必须自救,《第一财经》

损失已近7000万 眉州东坡为何坚持不关店,《零售老板内参》

感谢文中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作者微信lucicir,欢迎添加交流。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动力电池,供应链,电池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