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综合
  • 中国油企全面进军国际石油市场时机已到

中国油企全面进军国际石油市场时机已到

2009-11-04 16:11:22 中国能源网   作者: 代松阳整理  

张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石化总公司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能源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石化信息学会副秘书长及勘探开发研究会主任;后任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

“2009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发言:

第一,全面进入国际石油市场。

全面进入国际石油市场,重点在全面二字。之所以强调全面,是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全面。

中国油气企业走出海外是从反承包开始的,是从外国公司招标中国海上区块,我们进行劳务输出开始的,但是我们现在一步步壮大了,不但能承包工程,而且我们的服务公司还能自带资金,实行交钥匙工程。我们几大石油公司,甚至中信这样的金融企业都开始在国外拿取勘探开发区块,进行勘探开发。更重要的是,我们已开始进入了资本运作阶段。大量在国外现货期货市场上进行活跃的期货交易,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参股控股并购的运作。

几年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我当时的观点是,这次收购,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因为它代表着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不再是一个打工仔的身份了,而是要进行资本运作了,是要当老板了。这是一个划里程碑的事件,就算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也堪当英雄。

第二,份额油和作业油的争论。

由于我们国家比较重视份额油的考核指标,甚至把份额油看做了唯一指标。我不太苟同。

我觉得,要特别注意新国有化浪潮以及现在合同形式的转变。印度尼西亚创立的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合同已经过时了,现在即使到别的国家拿勘探开发区块,产油国政府要的是更多的控制他们自己生产的石油,因此要想拿到一定产量的份额油已经不容易了。

份额油必然能增加国家的能源安全吗,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通行的论调。但我认为,不见得。份额油和石油安全没有必然联系,有了份额油不一定就能拉回来。比如拿苏丹来说,我们在苏丹有大量份额油,但我们的份额油很多在当地就被卖了,我们拉过了马六甲海峡,有很多也卖给了宝岛台湾,最后能真正能拉回来多少份额油?跟我们的石油安全又有什么关联?

我们不应该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去指挥国际市场的运作,不能再强调份额油了。这时候有人提出——作业油。我觉得,这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们国家的石油安全靠什么?我们要清楚,我们的石油来源应该是怎样的,要保证我们的石油供应主要靠国际市场上的运作,是运作,而不是去别的国家,占领别人的油田,拿出多少为我所用。就算油田是我们的区块,也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就是我们的石油。进口油是买来的,如果我们强调我们国家将来可以到60%,我个人认为60%份额油进口的比例是不行的,还需要提高,主要要考虑到跨国公司怎么样到市场上去运作,去可靠的买来石油。

第三,壮大跨国公司群体。

现在都在强调能源外交、能源政治,而政治其实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才是基础,为什么不说能源经济呢,为什么不说地缘油气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地缘油气的研究,研究石油天然气的分布、运输以及生产炼制,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的规律是什么样的。

而且,我们不能指望政府,政府只能起到打先锋的作用,真正去拿油的,真正去海外进行石油运作的,是跨国公司。我们只有拥有了跨国公司群体,才会有石油安全。

当然跨国公司不是指规模,而是话语权,是经济实力。我们虽然规模也比较大,也是世界50强,但最领先的指标是什么,是职工人数,这不是真正的强。现在无论AOC(国家石油公司),还是跨国石油公司,都在走向一体化,下游的向上游发展,上游的向下游发展,都在走跨国公司的道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三大公司,而是八大公司,甚至将来会是N大公司。走向世界的不是三大公司,而是以三大国营公司为代表的公司群,有了这个公司群,这个公司群真正强大了,在世界上有实力了,我们中国才有了真正的石油安全,中国才真正有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所以壮大公司实力非常重要,但是壮大实力绝对不是垄断,垄断不会增强实力,相反会削弱实力。所以强调跨国公司成长壮大走向世界,不应该成为垄断的借口,应该强调一个有竞争的公司群体。
 

()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国际石油市场 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