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山西煤业整合的关键

2010-01-12 09:49:25 《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 吕晓宇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肯定山西煤炭行业的整合实践,认为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重组整合煤矿正式协议签订率达到98%。这意味着从“有水快流”到“大集团化经营”,山西逐步走上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煤炭产业之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发展急需大量煤炭,“煤海”山西提出一个全民大办煤矿的政策,叫“有水快流”,意思就是有资源就赶紧挖。这一政策导致全省出现漫山遍野的小煤矿,背离了“规模化开采、综合化利用”的煤炭产业基本规律,付出了惨重代价,山西至今仍为这些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偿还欠账”。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全国的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十几年来山西艰难地在“产业纠偏、保量供应、安全生产”中“找平衡”:煤炭紧缺的时候,山西负重前行、埋头产煤;发生矿难的时候,山西又备受指责、低头“受气”。为此,山西煤炭产业改革一直在顶着压力迎难而上,从“有水快流”到“关井压产”,从“关小上大”到“大集团战略”,从资源“无偿划拨”到“有偿开采”,全省矿井数量从1万多个减少到2005年的4000多个,2009年减少到2600个,直至减少到1053个。

  可以说,与发达国家的煤炭产业相比,这种整合式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是走得太快了,而是走得太曲折、太慢了。幸好山西及时地走出了这一步。纵观山西2009年以来的煤炭资源整合,产业政策以建立“国家煤炭旗舰企业”为目标,没有单纯运用行政手段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地域限制,以“先进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纽带进行重组兼并,利益分配上兼顾了市、县、乡(镇)甚至村集体的利益,整个整合过程基本遵循了“统筹兼顾”的原则。这最后成为“98%”这个数据的坚实保障。

  当然,关键还是决策者的决心和勇气,尽管改革道路上困难重重、利益分配上矛盾尖锐,但只要走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道路,就顶着压力坚决地走下去。事实证明,山西整合的成效正在显现,煤矿数量下降,产量提高了,利税增加,事故下降,死亡减少。

  不过,当前各省借鉴山西经验的时候,一定要警醒两点:其一,产业整合表面上做的是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实际上起更重要作用的是人和其背后利益的平衡;其二,产业转型一定要注意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规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猫画虎、盲目照搬”。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山西 煤矿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