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淮南矿业集团跃居皖最大电力企业

淮南矿业集团跃居皖最大电力企业

2010-01-15 13:00:42 新华网安徽频道   作者: 曹佩遴  

截至2009年底,淮南矿业集团已拥有电力权益总规模1192万千瓦,跃居为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这标志着淮南矿业集团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煤炭企业转型为新型煤电企业,向“建设煤电为主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能源企业”的发展目标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02年下半年,淮南矿业集团抓住煤炭价格较为有利的机遇,遵循煤炭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安排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规划出2003年到2012年企业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其中前五年为第一轮发展期,后五年为第二轮发展期。同时,率先在安徽省和煤炭行业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获得批准,被国家列入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科学界定了淮南新型能源基地的基本特征是“一先进三保护”,即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从200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采用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用五年时间新建了6对生产矿井,总规模4600多万吨。并对7对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使矿井生产能力由3000万吨提高到3400万吨,单产突破10万吨/月,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淮南矿业集团拥有张集、顾桥、谢桥3座千万吨以上的矿井,产量规模由一个持续五十多年千万吨的煤炭企业,发展形成亿吨的规模。2009年,企业煤炭产量达到6715万吨。预计到2012年,企业原煤产量将达到1亿吨,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初具雏形。

淮南矿业集团在加快亿吨煤炭基地建设步伐的同时,在全国率先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大力延长和拓宽产业链,实施产权衔接、产业融合,组建煤电一体化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煤矿“办大电”的历史性突破,创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模式——“煤电一体化”。

2007年7月26日,一个载入全国煤电企业发展史册的日子:由淮南矿业集团和上海电力公司合资建设的、国内第一个均股合资、煤电一体化的创新项目——田集电厂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营。紧接着,10月15日,第二台60万千瓦机组又顺利通过168小时试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田集电厂一期工程全部建成。这标志着我国煤电行业创建“煤电一体化”获得圆满成功。

田集电厂的成功,不仅为传统的淮南矿业集团打开了开放办企业的窗口,也是淮南矿业集团科学发展的一次伟大实践。目前,煤电联营的“淮南模式”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煤电企业关注,为我国开创“煤电一体化”产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以田集电厂建设为标志,淮南矿业集团推动了“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该集团还与浙江能源集团合作成立淮浙煤电公司,下属凤台电厂首期2×60万千瓦机组已于2008年投入运行,二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建设已列入安徽省和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项目。

2007年底,淮南矿业集团潘三低热值煤电厂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企业在自主办电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潘三电厂已经开始并网发电。

同时,淮南矿业集团积极探索“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做资本”的资本运作新路子,充分发挥资源价值的控制力,坚持“选大不选小,选新不选老,选好不选差”的原则参股电厂。目前,参股省内电厂9家、省外电厂7家,权益规模838万千瓦,连同本土电厂,权益总规模1192万千瓦。参股电厂是战略投资,发挥了“一石三鸟”的作用——扩大了电力产业,锁定了煤炭市场,锁定了铁路运力。这一重大成果意义非比寻常,现在全体职工已经开始享受到电力发展的成果了。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