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东非国家稀土资源开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

2013-07-26 13:42:45 国际在线   作者: 谢意  

加拿大科塔克矿业开采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在肯尼亚沿海夸莱地区发现价值约624亿美元的稀土矿储备。若这一结果无误,肯尼亚将成为世界稀土储量前五的国家之一,并有望同邻国坦桑尼亚一道加入稀土出口国行列。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新发现的稀土资源引发世界关注。对两国民众来说,如何能够成为资源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两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如何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让其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服务。

纵观全球,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分析人士指出,在中非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发展稀土行业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值得上述两个非洲国家借鉴。

首先是建立技术应用配套产业,加强稀土应用技术研究和本土人才培养。20世纪60年代,由于稀土生产技术落后,中国只能低价向外国出口稀土矿,然后再高价进口稀土制品,严峻的现实迫使中国不得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加紧开发稀土分离和提纯技术。而这样的经历目前却正在很多非洲国家的资源开发过程中上演。历史告诉我们,对于新近发现稀土矿产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来说,征收权利金或是一味出口并不是开发这一资源的最好办法。要实现对稀土矿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两国有关部门应注意通过招商引资在矿产周边地区建立配套的稀土技术生产应用企业,如家用电器、智能手机、电脑制造厂等等,这样不但能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而且还能在收获经济利益的同时培养本土技术工人。与之相应地,有关部门还应眼光长远,在本国高等院校中加强本土稀土生产和应用人才培养。

第二是尽快制定权责明确、细节完备的法律法规,严格稀土开采和生产行业准入管理,把控稀土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稀土开采、选冶、分离等环节有可能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污染,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一些稀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因此,对于上述两个非洲国家来说,制定稀土资源保护性开采政策、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明确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装备、生产规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准入要求,制定稀土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是当务之急。

第三,应避免过度开发,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任何资源都有枯竭的一天,何况“稀土”本来就属于“稀有”的资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不断下降。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要避免这一过度开发的老路,就需要在开发稀土资源的同时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将一定比例的稀土资源纳入不准开采的储备资源,由中央财政对实施资源储备的企业给予补贴。

分析人士指出,矿产开发永远是相对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间的博弈:出口创汇是短期利益,而战略储备是长期利益;资源开发是短期利益,而环境保护是长期利益;招商引资是短期利益,而人才培养是长期利益。如何做到两者的均衡兼顾,特别是避免被短期利益绑架,同时致力于实现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则是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东非,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