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317期]2022-12-16
-
2022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2.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0.31%。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制造业增长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
-
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18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用电量13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
-
1至11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1万亿元
从水利部获悉:1至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085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3%。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1万亿元台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有10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其中,广东完成投资740亿元、云南完成投资652亿元。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稳投资、促就业的作用,直接吸纳就业人数236万人,其中农民工192万人。
-
内蒙古鲁新煤矿获批,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
2022年12月12日,自治区能源局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鲁新煤矿及选煤厂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内能安监字〔2022〕1385号)文件,对鲁新农乃庙煤矿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了批复。取得此批复后,该矿上报开工备案申请的要件已齐备。鲁新煤矿始建于2008年,煤矿为井工矿,资源储量为9.11亿吨,可采储量为4.2亿吨,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2年。
-
11月份我国生产原煤3.9亿吨 同比增长3.1%
11月份,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推进,能源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11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04万吨。进口煤炭3231万吨,同比下降7.8%,上月为增长9.0%。1—11月份,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下降10.1%。
-
国际油价15日下跌
国际油价12月15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7美元,收于每桶76.11美元,跌幅为1.51%;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9美元,收于每桶81.21美元,跌幅为1.80%。
-
黄骅港将建30万吨级原油码头
近日,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获省发改委核准,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位于黄骅港散货港区东端的大型液体散货作业区内,总投资35.58亿元,将新建1个30万吨级泊位及总罐容90万立方米的库区等配套设施,使用港口岸线44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420万吨,主要接卸货种为原油、稀释沥青和燃料油。
-
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获得核准
12月12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核准的批复》,标志着由中国电建集团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推进实施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获得核准。中电建海南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域,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2台单机容量16MW以上风机,装机规模为20万千瓦,2025年底全部建成并网;二期工程装机容量80万千瓦,计划于2027年底全部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每年带来40亿度以上的清洁电力。
-
河北省空气质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从12月15日召开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河北省空气质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