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341期]2023-01-28
-
国资委发文要求中央企业高质量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国资委近日印发通知,对国资央企坚决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坚决守住能源保供安全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工作作出部署。国资委提出,各有关中央企业要进一步细化能源保供工作措施,精准发力,狠抓落实。
-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
1月27日消息,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显示,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
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左右
1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年度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
-
山西假期开会要求增产保供
1月24号,山西省能源局召开全省能源系统煤炭增产保供调度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会上说到,当前正处于冬季用能高峰期,作为煤炭大省,要继续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要紧盯全年目标不动摇,稳定提升日产量不松劲,完成煤炭新增产能不停步,抓好煤炭生产组织和运输调度,持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山西贡献。
-
黄骅港、秦港力撑环渤海煤运半壁江山
去年,我国第一和第二煤炭运输通道的主要出海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3.75亿吨,同比略有减少,两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占整个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的47%,占环渤海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的50.8%。
-
国际油价27日下跌
国际油价1月27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3美元,收于每桶79.68美元,跌幅为1.64%;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81美元,收于每桶86.66美元,跌幅为0.93%。
-
大国工程进行时丨“深海一号”工程加速推进
春节期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第一口水下气井正进入作业关键期,“海洋石油982”深水钻井平台正控制钻头向5000米的海底深处挺进。“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勘探开发的首个千亿方级超深水大气田,年产气量可达30亿立方米,一期于2021年6月正式投产,二期于近期正式开工建设。随着二期的勘探开发,“深海一号”的天然气储量从1000亿立方米增至1500亿立方米。
-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的12.1%,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其中,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2022年黄河干流全线水质持续改善
日前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经过努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2022年,黄河流域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5%,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全线水质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