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350期]2023-02-08
-
截至今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568亿美元,升幅为1.82%。2023年1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
贵州电网打通西电东送“高速路”
近日,贵州省又一条“电力高速公路”——兴仁换流站至独山50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带电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贵州电网“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形态形成,能够更大容量、更广范围地输送电力,实现省内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浙江2022年绿电交易累计电量突破25亿千瓦时
2月6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2022年,该公司稳步推广绿电交易市场,常态化开展绿电交易,全年累计达成交易电量25.76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611.21%。2022年,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推广绿电交易市场,通过“年度+月度+月内”组合形式,规范、定期组织绿电交易,实现省内绿电交易常态化连续开市。
-
电煤10天跌130元/吨!
动力煤市场仍不见好转迹象。春节长假过后,北方港口电煤价格前两天企稳,之后微跌,再之后就是快跌,近10天差不多跌了130元/吨。据机构统计,秦港5500已从1230跌到了1100,秦港5000从1100跌到了970。且这几天是港口跌,坑口跌,下游接货价格也下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
多地明确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多家煤企近日披露1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顺利实现“开门红”。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多地明确提出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抓好煤炭稳产保供,扛牢保能源安全责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为45亿吨,比上年增长9%。初步测算,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煤炭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
-
国际油价7日显著上涨
国际油价2月7日显著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03美元,收于每桶77.14美元,涨幅为4.09%;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70美元,收于每桶83.69美元,涨幅为3.33%。
-
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超4000亿立方米
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获悉:截至2月3日,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4000亿立方米,为民生用气提供了坚实保障。据介绍,塔里木油田生产的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折合替代标煤5.29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9亿吨,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
新能源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3.32%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和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占比达到41.95%。其中,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3.32%,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9.77%,增长速度较快。
-
《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
2月6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这份由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气候报告全面分析了2022年中国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