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367期]2023-03-03
-
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2.6%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日发布数据,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各分类指数均高于上月,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7个,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2月份,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
川电东送特高压首次落地重庆
3月1日,在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基础工艺试点正在进行,这项首次落地重庆的特高压工程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增添新动能。本次启动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则是首次落地重庆,建成后将实现川电入渝。该工程还将新建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和重庆铜梁4座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新建双回特高压线路约657千米,总投资286亿元。
-
三代核电“国和一号”2023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
从2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党建联盟成立大会上获悉,通过重大专项实施、产业链上下游15年协同攻关,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顺利。产业链联盟成立以来,其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成效,2023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
-
港口煤价跌势再现
北方港口煤价在经历了2月份短暂上涨之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波动。近几日,港口询货人数明显下降,终端观望情绪氛围持续增长,采购意愿不佳,有部分贸易商低价抛货,市场情绪走弱。从中转港口库存来看,截至昨日,环渤海港口库存2433.5万吨,环比下降13.7万吨。
-
煤矿智能化建设迎来收获期
近期,有关煤矿智能化验收的报道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煤矿发布信息称通过了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验收,标志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迎来收获期。近期通过验收的有国家能源集团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宝公司、华能华亭煤业公司砚北煤矿、徐矿集团天山矿业公司、河南能源永煤集团新桥煤矿等。
-
国际油价2日上涨
国际油价3月2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7美元,收于每桶78.16美元,涨幅为0.60%;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4美元,收于每桶84.75美元,涨幅为0.52%。
-
渤海油田连续3年亿吨级大发现
3月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这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连续三年获得的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发现井渤中26-6-2井钻遇油气层累计超过320米,完钻井深4480米,测试平均日产油超270吨,平均日产气超32万立方米。
-
首单海上风电公募REIT落地
3月2日,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官网显示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正式获得批复。该产品是国家电投作为发起人的首单公募REIT,资产类型为海上风电项目,标志着我国万亿新能源公募REITS即将启航,该产品也是证监会批复的全国首批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全国首单海上风电公募REIT。
-
环境资源界别将首次亮相全国政协大会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环境资源界别将首次亮相全国政协大会。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设立环境资源界别,可以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界别为依托,围绕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加强民主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聚众智、汇聚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