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370期]2023-03-08
-
海关总署: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微降0.8%
海关总署网站7日消息,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
-
新疆750千伏输变电单体投资最大电网工程开工建设
3月7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工。这是新疆电网2023年首个开工的超高压电网建设工程。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46.16亿元,是目前新疆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单体投资最大的电网工程,将新建若羌750千伏变电站、铁干里克750千伏开关站,扩建巴州750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建750千伏线路875千米,预计2024年12月竣工投产。
-
全国人大代表周敬余:融合5G技术 打造智能化数字化新电网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能源体系,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手段推进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省铜仁供电局变电管理所500kV松桃巡维站副站长周敬余表示,5G具备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等技术优势,以5G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电力所需。
-
陕西煤业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1.49亿元 同比增长64.1%
陕西煤业3月6日晚间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2.09亿元,同比增长11.1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49亿元,同比增长64.1%。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一是2022年度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公司煤炭售价同比大幅上涨;二是隆基绿能会计核算方法变更以及处置部分隆基绿能股份获得投资收益;三是2022年收购同一控制下企业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业绩比上年大幅增加。
-
1-2月我国进口煤炭6064.2万吨 同比增长70.8%
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1-2月份累计进口煤炭6064.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539.1万吨增加2525.1万吨,增长71.35%。
-
华中建成的载重吨位最大原油船“长祥洲”轮在汉离厂
3月4日记者获悉,武昌造船建造的24000吨级原油船2号船“长祥洲”轮在汉离厂,进入海试阶段。该船是国内最先进的2.4万吨级内贸原油运输船,也是目前华中地区建成的载重吨位最大的原油船。截至目前,该船系泊试验完成率100%,舱室涂装完成率100%,内装工程完成率100%,为船舶后续海试试验奠定坚实基础。
-
国际油价7日显著下跌
国际油价3月7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88美元,收于每桶77.58美元,跌幅为3.58%;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89美元,收于每桶83.29美元,跌幅为3.35%。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3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电站的投运标志着浸没式液冷这一前沿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中国统筹能源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140兆瓦时,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测算,每年可发电近8100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5万吨。
-
河北制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十项政策措施
近日,为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北省财政厅制定《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提出重点实施十方面措施,支持能源结构、工业领域、交通体系、城乡建设等方面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河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政策措施提出,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关键领域、关键行业支持力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