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460期]2023-07-17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
-
西北电网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全部实现最大功率送电
7月13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当前西北电网迎峰度夏进入保供关键期。西北电网全网发电电力达1.73亿千瓦,同比增长9.77%;直流外送电力达5297万千瓦,同比增长18.69%。西北电网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全部实现最大功率送电,全力支援区外用电。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心模块在大连完工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7月13日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完成出厂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创新和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玲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首堆位于海南昌江。其发电功率为12.5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约52.6万户家庭生活所需。此外,它还可满足热电联供、水电联供、海水淡化、提供工业蒸汽等应用场景的能源需求。
-
华南地区电厂日耗持续走高
据煤炭江湖了解,近期华南地区随着高温天气来袭,电厂日耗持续走高,部分电厂机组全开,整体负荷率达到70%-80%左右。在中长协供应支撑下,多数电厂库存仍处于安全水平之上,可以满足目前日耗使用,无采购市场煤计划,有个别电厂按需招标采购。
-
炼焦煤强势上涨
继上周焦炭首轮落地之后,叠加期货市场利好消息刺激产业链全线飘红上涨,炼焦煤市场整体情绪更为高涨。本周炼焦煤市场整体强势上涨,线上竞拍线下矿厂同步上涨,市场成交氛围良好,整体涨幅超此前预期。主焦、肥煤、瘦煤涨幅较其他煤更大。
-
国际油价14日 显著下跌
国际油价7月14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7美元,收于每桶75.42美元,跌幅为1.91%;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9美元,收于每桶79.87美元,跌幅为1.83%。
-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跑出新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南油气田生产天然气206.9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2.41亿立方米,增幅达12.2%,创历史新高。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并驾齐驱,跑出新速度。今年年初以来,西南油气田锚定“跨越400亿,迈上新台阶”目标,强化开发管理,精心组织生产,有序推进各项开发建设工作,全力保障天然气增储上产,最高日产气量突破1.19亿立方米,比去年最高日产气量增加882万立方米。
-
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36.8%
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293.6吉瓦时,同比增长36.8%;累计装车量152.1吉瓦时,同比增长38.1%;累计出口达56.7吉瓦时。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在今年前5月装车量前十名的全球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6个席位。今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93.5吉瓦时,占总产量65.9%。
-
全国碳市场成功运行两周年:减排成效逐步显现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9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10.3亿元人民币。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日前对记者表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同时,碳市场减排成效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