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805期]2024-12-05
-
新一轮工业经济稳增长举措正在谋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12月3日在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稳定增长,谋划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推动出台增量措施。
-
全国首创!襄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设计的国内首例使用悬挂式伸缩弧装置输电线路工程——襄阳观音阁(庞公)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为我国后续城市桥梁随桥敷设电力电缆工程提供了突破性的技术参考和范例支撑,为相关地区居民用电提供坚强保障,提升绿电输送能力,工程同时将进一步优化相关地区电网结构,为省级跨市域的鄂北(随州、襄阳)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
入股比例10%,江苏核电项目“大门”首次向民资开放
位于连云港徐圩新区的徐圩核能供热发电项目是国内首个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也是江苏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12月4日从江苏省能源局获悉,连云港正在与相关民营企业加紧推进参股工作,民资入股比例将达到10%。作为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徐圩核能供热发电项目采用“核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供热系统”协同运行模式。选择这一技术路线,顺应了“双碳”战略,契合了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708元/吨
本报告期(2024年11月27日至2024年12月3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08元/吨,环比下降4元/吨。分析认为,煤炭市场供强需弱特征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市场信心出现坍塌,叠加全国煤交会召开,市场询货、成交冷清,煤价底部支撑更显疲弱,现货价格及长协价格均现下行,本周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连续第三周下跌。
-
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工程化开发项目开工
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由该集团投资建设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工程化开发项目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创造“三个首次”:首次开展我国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工艺流程设计、首次开展我国多项首台(套)核心装备研发及工程化应用、首次开展我国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工程化示范应用。
-
我国最大采油厂连续15年稳产千万吨
截至目前,我国最大采油厂——有限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至此,该公司连续15年实现1000万吨以上高产目标。辽东作业公司所辖辽东湾油田群,由17个油气田构成,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累计贡献原油产量超2亿吨。
-
“海弘”完井系统提升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自主化水平
12月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进入规模化热采开发新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海弘”热采分层防砂完井工具在本次作业中成功应用,经受住了350摄氏度极高温蒸汽的“烤”验和多轮次注蒸汽冷热交替的复杂工况,确保油气顺利流出地下岩层、输送至地面。
-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12月2日从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日前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应龙号”由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这台新设备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燃油消耗可降低40%。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发布
12月4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名录》共计列入470种危险废物,相比2021年版增加了3种。作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依据,《名录》自1998年首次发布实施以来,历经2008年、2016年和2021年3次修订,逐步完善,对构建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支撑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