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871期]2025-03-17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完善支持政策。
-
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开工 “西电东送”再增外送通道
3月13日上午,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1标)基础首浇顺利完成,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开工。陇电入浙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甘肃省,止于浙江省,全长约2370公里,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
西北首个电力“微供指”落地青海乐都
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13日消息,经过前期试运行,西北首个区县公司级电力服务微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在青海省海东市国网乐都区供电公司落地。此举标志着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在基层供电服务数字化转型与营配业务融合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区域电力服务现代化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
2月份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2766万吨
大秦铁路公告称,2025年2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2766万吨,同比减少0.50%。日均运量98.79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62.5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47.4列。2025年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5745万吨,同比减少7.67%。
-
海关辟谣将对进口煤炭实施延迟检查
近期,部分网络平台传播“海关将自4月1日起对进口煤炭进行延迟检查,或将导致通关时间延长,进口量减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相关信息引发业界关注与讨论。经海关确认,此信息不实。提醒各企业及相关方,切勿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
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一标段正式开工
3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和县英买力BA004桩,随着震耳欲聋的礼炮声响起,公司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一标段项目正式打火焊接。这是今年继塔里木牙哈集注站储气库地面工程之后,公司在新疆域内承揽的又一项目。该项工程既是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又是塔里木油田公司推动天然气稳产上产,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重要工程。
-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产量达1.5亿吨
3月1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已累计从6000米以下地层采出油气1.5亿吨油气当量,相当于去年全国油气产量的37%。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超深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这里钻到了地下10910米,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地下万米的油气资源,为深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
全国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完工
3月15日,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厂房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完成,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建设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该项目投运后,不仅能解决机组“调峰”与“供热”之间的矛盾,提高电网稳定性,还有助于消纳电厂周边区域的弃风弃光电量,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效推动煤电机组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为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开辟新路径。
-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草地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显示,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草地面积均居世界第一。自然资源部3月14日发布的这一公报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超25%,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草地面积居世界第一,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