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04期]2025-05-06
-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州闭幕,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和现场意向出口成交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春季同期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同比增长17.3%;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
-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虚拟实验室”启用
近日获悉,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数字模型”首次在仿真环境中完成四端组网测试,标志着工程“虚拟实验室”正式启用。据了解,电力系统“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综合仿真环境,通过集成数学模型、实时计算、可视化交互等技术,构建出与真实电力系统高度映射的“数字模型”。自2020年投运以来,张北柔直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突破428亿千瓦时,约是126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9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12万吨。
-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发电量持续增长
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达6096万千瓦。
-
一季度陕西煤炭产量1.85亿吨 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5.4%
据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陕西省生产煤炭6151.66万吨,销售煤炭5985.57万吨。1至3月份,陕西省煤炭产量18452.6万吨,同比增长669.7万吨,增幅3.8%。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5.4%。全省煤炭销量15823.58万吨,同比增长275.8万吨,增幅1.77%。煤炭库存215.83万吨。
-
内蒙古煤炭产能稳定接续工作取得新成效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消息,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引领下,内蒙古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传捷报。近日,鄂尔多斯市新街一井、新街二井两处大型煤矿正式开工,标志着自治区“十四五”煤炭产能接续工作取得新突破。据悉,新街一井、新街二井两处煤矿建设规模均为800万吨/年,属于国家发改委核准的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逾265亿元。
-
中国石油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4月2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一季度,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7531.1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增长2.3%。油气当量产量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加速发展。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油气当量产量4.67亿桶,同比增长0.7%;其中国内油气当量产量4.18亿桶,同比增长1.2%。风光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6%。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460.9亿元。
-
主要产油国将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增产
5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自今年6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这将是上述国家连续第二个月以高于预期的幅度增产石油。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
-
全国规模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4月29日15时38分,全国规模最大的集光伏发电、氢能生产和储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如东“光氢储一体化”40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平均上网电量约4.68亿千瓦时,可满足70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
绿色铝电解技术累计节电超300亿千瓦时
日前,从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深度节能铝电解技术体系,攻克了电解槽寿命短、生产波动率高、污染物排放浓度大等多项行业难题,实现吨铝直流电耗降低700—900千瓦时,较国际先进水平降低5%。这为全球铝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自2020年产业化应用以来,该技术已完成国内70%电解铝产能技术改造,累计节电超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