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13期]2025-05-19
-
一季度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一季度,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721亿元,同比增长7.0%,主要指标增速加快,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
广东明确反向输电电价
5月1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问题的批复》,明确新能源汽车向电网反向输电的电价模式。其中,峰期电价可达0.7701元/千瓦时,尖峰期更是高达0.9626元/千瓦时。《批复》指出,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采用峰平谷电价方式,具体按照每千瓦时0.453元乘以峰平谷比例系数确定。峰期、平期、谷期比例系数分别为1.7、1、0.38,尖峰期比例系数在峰期基础上上浮25%。
-
蒙西电网首次参与华北地区省间绿电交易
5月15日,国网华北分部、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联合开展的首笔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正式执行,蒙西电网绿电跨越1000公里送入京、津城市电网。据悉,在华北能源监管局的指导下,蒙西首次参与华北省间绿电交易,标志着蒙西电网正式融入省间绿电交易体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新突破。
-
印尼统计局:一季度印尼煤炭出口同比下降5.7%
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BPS-Statistics Indonesia)5月1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印尼煤炭出口总量累计为12362.7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741.25万吨,同比下降5.7%。其中,3月份印尼煤炭出口量为4093.88万吨,同比减少11.2%,环比下降1.2%。
-
4月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同比下降3.9% 煤炭销量下降4%
5月16日,中国神华发布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显示,2025年4月份,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2730万吨,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7.1%;公司煤炭销售量为3560万吨,同比下降4.0%,环比增长2.9%。1-4月份,中国神华商品煤累计产量为10980万吨,同比下降1.8%;煤炭销售量为13490万吨,同比下降12.6%。
-
国内油价或年内第五降 加满一箱将少花9元
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5月19日24时开启。综合机构观点,国内成品油价或将出现年内第五次下跌。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曹莹莹对中新经纬表示,本计价周期,国际原油价格呈现跌后反弹走势,前期欧佩克+意外大幅增产导致市场情绪偏悲观,原油价格下跌,后期随着中东地缘因素等影响,国际油价震荡上涨。整体来看,本计价周期,国际油价均值环比下滑。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处于负值水平。
-
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迎来2025年首艘液化天然气船
5月14日,一艘船长279米、宽42.6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舶“特雷德”(TRADER II)成功靠泊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其满载的6万吨LNG货物缓缓卸入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的储罐内。这也是今年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迎来的首艘LNG船。
-
科翡储能电站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该工程装机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时,包含集中式和高压直挂式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磷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全钒液流、超级电容、磁悬浮真空飞轮储能等8种储能类型,为目前国内储能类型最多、涵盖主流电化学储能类型最全的一体化储能电站。
-
首颗大型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卫星入轨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作为全国首颗专门针对大型湖泊生态环境监测设计的遥感卫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江西省在空天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南昌航空一号”由南昌航空大学携手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而成。其精准聚焦鄱阳湖、赣江流域等重点水域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为生态环境监测开启了全新的“天眼守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