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43期]2025-07-01
-
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0.2和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7%,连续2个月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景气面有所扩大,其中新订单指数再次回升到50%以上。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经过长达35个月的前期准备和12轮的短期试运行测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双方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将达到38亿度,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能源保供和能源优化配置建立新机制。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域为主体,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
-
投入2亿余元实施配网升级工程
近日,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完成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设计审查,计划投资2.2187亿元实施配网建设,预计将建成688个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此外,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电力引擎”,本次配网升级工程将满足群众生活用电和企业用电需求,助力区域供电服务实现“供电可靠率提升、电压合格率提升、服务满意度提升”三个目标。
-
“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超4000亿元
自然资源部日前召开的贯彻实施新矿产资源法新闻通气会透露,“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坚持立足国内,全力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十四五”期间,我国矿产勘查投入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超过4000亿元,其中社会资金占比超过90%,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找矿投入超千亿元。
-
中煤集团山西煤矿资产转让超150亿元,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
近期,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山西的煤矿资产转让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今年年初至今,中煤集团及其子公司已累计挂牌转让山西煤矿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涉及山西茂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核心标的。这一系列资产剥离行为,不仅折射出央企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调整,更揭示了山西煤炭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
山西前5个月煤层气累计产量超60亿立方米
6月23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山西省煤层气累计产量达60.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2%。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产自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山西煤层气资源富集,全省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近1/3。近年来,山西探索了“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新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煤层气的规模化开发水平,更让废弃的煤层 气变废为宝。
-
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
国家管网6月26日宣布,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成功投产。至此,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对于我国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共建新时代绿色能源丝绸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工程投产后年输气能力达15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2700多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方”,显著提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能力。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
6月26日,水电十六局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涵盖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及运维服务,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地处内蒙古中部,平均海拔1700米,年日照时数达3014小时,具备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开发条件。
-
湖北28个生态环保项目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
从6月28日举行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025绿色发展大会上获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正全面支持湖北28个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助力湖北破解工业污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影响绿色发展的顽疾。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由财政部、湖北省等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共同出资,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第一只国家级投资基金,在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