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72期]2025-08-11
-
钢铁行业排放比7年前降一半以上
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14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累计投入超低排放改造资金超3000亿元,计划到今年底,改造覆盖80%的产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维表示,钢铁行业排放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环保绩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8月10日,“华龙一号”建设取得新进展: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浇筑核岛反应堆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该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金七门核电项目位于浙江宁波象山县,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机型,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装机约72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550亿千瓦时。
-
大渡河上游巴拉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8月8日,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大渡河上游巴拉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将有力推动大渡河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高效运转。巴拉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总装机容量74.6万千瓦(含3台24万千瓦常规机组及1台2.6万千瓦生态机组),设计年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综合效益显著。由中国电建所属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投资建设,成都院监理,水电五局、水电六局、水电七局、水电八局、水电十局承建。
-
我国最大沙漠油田累计产量突破5000万吨
8月8日获悉,全国最大的沙漠油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哈得逊—富满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累计突破5000万吨,这标志着沙漠腹地建成了一座绿色低碳智能的现代化超深油田。哈得逊—富满油田由哈得逊油田和富满油田组成,它们犹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一对“姊妹花”。其中,哈得逊油田是于1998年发现的我国最大的整装海相沙漠油田,富满油田则是我国最大的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田。
-
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累计注入天然气突破260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已累计注入天然气超260亿立方米,日注气量约2000万立方米。呼图壁储气库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储气量达百亿立方米,具备季节调峰和应急储备等多重功能。与地面储气罐相比,呼图壁储气库作为地下储气库,具有储存量大、调节工作气量大、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该储气库于2013年6月29日投运并首次注气,今年4月开始第十三周期注气生产。截至目前,第十三周期累计注气超18亿立方米。
-
2025年1-7月份全国进口煤炭25730.5万吨,同比下降13%
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7月份进口煤炭3560.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621万吨减少1060.1万吨,下降22.9%。2025年1-7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5730.5万吨,同比下降13.0%;累计进口金额1943470万美元,同比下降34.6%。
-
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仓群”即将收官
日前,记者在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现场看到,3座如钢铁巨人般耸立的巨型筒仓和3个气势恢宏的封闭式储煤场已初具规模——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炭储配基地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建设。该项目建设有3个长350米、宽73米、高约12层楼的封闭式储煤场,其单体规模在西南地区屈指可数。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短命”难题攻克
8月1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稳定性瓶颈问题,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然而,电池内部残留的碘化铅容易导致晶界不稳定,长期使用后效率衰减严重。这始终制约其商业化进程。
-
上海出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领性法规
近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统领性法规,《决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把握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规律,为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