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4041期]2025-11-19
-
第21届分布式能源大会12月4日召开
第二十一届分布式能源大会(DEC2025)将于2025年12月4日在北京召开。作为我国分布式能源领域连续举办二十年的品牌会议,本届打会将围绕"发展分布式能源·共建零碳未来"的主题,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能源央企、龙头企业、园区管理方、投资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行业最关切的核心问题。大会将聚焦四大核心议题:零碳园区建设的系统化路径、分布式能源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度耦合、光储热氢等多技术协同的落地逻辑,以及产业生态构建与商业模式创新。
-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转子吊装完成
11月15日上午,三峡发展公司天台监理部承监的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发电电动机转子顺利吊装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进入总装阶段,为电站后续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发电电动机转子是机组能量转换的“心脏”,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运行稳定性。该转子最大外径4996毫米,吊装总重515吨,是电站大件吊装的核心项目,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容不得丝毫闪失。
-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11月18日,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中广核招远核电1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山东招远核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目前全球在运和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一种核电堆型。今天开工的是招远核电项目一期一号机组,整个招远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能够满足5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
-
1-10月全国焦炭产量同比增长3.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1905万吨,同比增长3.3%。10月份焦炭产量为4190万吨,同比增长1.5%,但环比下降1.6%,为连续第二月环比下降;据此测算,10月份焦炭日均产量135万吨,环比下降4.7%。
-
唐包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年运输能力提升约750万吨
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14日,唐包铁路平地泉站新建临修库建成投用,标志着唐包铁路兴和西站至十八台站扩能改造工程顺利竣工,“西煤东运”大通道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唐包铁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通道,也是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之后的第三条能源大通道,年货运能力已突破2亿吨,其中煤炭运输占比超80%,本次扩能改造打通了唐包铁路运输堵点,关键区段C80重型货车整备效率提升30%以上,全线年运输能力提升约750万吨。
-
国际油价11月18日 上涨
11月18日,国际油价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3美分,收于每桶60.74美元,涨幅为1.39%;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9美分,收于每桶64.89美元,涨幅为1.07%。
-
四川省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副省长任京东与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张道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推进川渝千亿方国家油气生产基地建设,围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油气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企业效益、推动地方发展的能源开发新格局。
-
我国成全球光热发电新增装机主力
从1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光热分会成立大会上获悉,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据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光热发电站21座,装机容量157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项目30座,装机容量310万千瓦,中国已成为全球光热发电新增装机的主力。
-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启动
11月16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组,分别对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家中央企业开展例行督察,进驻时间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