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破解分布式发电并网入网难题 从解决储能入手

2012-10-29 17:30:25 新华08

国务院新闻办24日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将比2011年的300万千瓦提高7倍。

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光伏企业遭遇内外夹击的困境下,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给寒冬中的光伏产业带来一丝曙光,政策持续刺激国内分布式市场,预计市场将在明年真正放量。

政策密集出台加快国内市场开发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如此密集出台利好政策,与近期国际市场上中国光伏产品的频繁遭双反不无关系。分布式发电可以解决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既解决微网的用电,又可以绕开电网的限制而得到多方认可。政府的支持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滞后,受到技术、经济及市场等方面的约束,主要是因为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系统,遭遇一系列传统观念、行业利益以及制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李俊峰认为,当前破解分布式发电并网入网的问题,可以从解决储能方面入手,例如可以先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解决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技术方面突破,然后依次提升相关储能技术,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分布式发电的相关问题。

事实上,除了来自国际的贸易摩擦,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要解决当前产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加快打开国内市场。而并网难又是打开国内市场的一大难题,光伏发电并不了网,电卖不出去,投资得不到保障,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大大落后于产能。

国家电网加码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

但对光伏行业而言,仅有政策的支持并不能使企业走出寒冬,还需要得到电网的实际支持,尤其是分布式光伏。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即将发布一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的文件。从《意见》来看,国家电网公司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给予前所未有的支持。

该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针对单个并网点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且接入电压在10千伏以下的光伏项目,将减免包括调试、检测等在内的服务费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投资将由国家电网负责,即免去接入费。

阿特斯阳光电力相关人士表示,国内光伏电站并网的接入费用因地区而异,如果光伏电站周围有变电站,就不需要缴纳接入费用,如果变电站较远或者没有,则需要缴纳接入费,目前公司东部地区光伏电站缴纳的接入费用占整个建设费用的比重在5%左右。

据了解,光伏并网一个接入点的价格是42万元,1兆瓦项目接入点需10个以上,上缴国家电网的接入费用就在400多万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减免并网费用对光伏行业肯定是利好,但最终执行效果还尚未可知。国内光伏上网存在较多技术门槛,行政成本太高,如果最终能执行,就是迈出了光伏并网的战略性实质步伐。

同时,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目前我国地面光伏电站并网基本能够按照已有的程序和管理办法顺利并网,不存在问题。但用户侧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介于电站和用户之间的一种新型发电类型,由于缺乏规范的并网程序和并网管理规范,并网还不十分顺畅。建议尽快调整用户侧光伏系统激励政策,采用固定上网电价政策更利于用户侧光伏系统的推广应用。

政策助力下相关产业将获得实质利好

事实上,不仅仅是此次的白皮书,为了提振光伏产业,国家能源局近日打出救市“组合拳”,将分布式发电“十二五”规划从10GW提高到15GW,同时要求各省(区)市于10月15日前上报了“十二五”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在利好消息推动下,光伏板块股票近期逆势大涨。

申银万国分析师余文俊表示,之前欧盟反倾销立案后,企业担心追溯条款,出货犹豫。在国外市场全面受阻的情况下,政策持续刺激国内分布式市场。预计市场将在明年真正放量,每年4-5GW,行业的整合将持续较长的时间,长期投资者可以关注阳光电源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相关分布式发电利好政策的出台,对于提供分布式发电利用设备的相关上市公司,诸如双良节能和杭锅股份,或将获得更多市场订单。

同时,多项政策支持下,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实,晶片、组件、逆变器、蓄电池等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解决商,也将在政策带动下获得实质利好。

针对目前的光伏产业,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表示,随着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接近工商业电价,中国和欧洲的工商业平价即将来临,光伏即将摆脱补贴的限制;而国内解除并网的阻碍,启动分布式应用的时机已经成熟。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