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能源60年

2009-09-24 15:28:00 中国网   作者: 张苏  

所谓新能源,实质上是就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陆续能被人类转化为能量的资源,随着人类技术手段的提高,新能源的范畴越来越大,加之现在人类对能源的环保要求,水力,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以其污染少,可获取量大或可再生的优势成为人们开发的重点。核能和水能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力上,上面已有叙述,故不再赘述,下面重点叙述三大新能源。

1. 太阳能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太阳能是指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将太阳的光,热,转化而获得的能量,是可再生能源。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是一项丰富的资源,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从70年代初世界兴起开发太阳能的工作时起,我国开始重视太阳能的应用。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经验交流大会”太阳能研究纳入政府计划,获得了经费和物资。八十年代,太阳能的利用缓慢发展。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新世纪初,太阳能利用技术在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市场开拓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

发展到今天,我国太阳能的利用取得了很大成就,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光伏产业逐渐壮大,2007年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约为1GW,占世界的1/4,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位居全球第三,年增幅达200%,产能达2GW(含薄膜电池)。

2. 风能的利用历程和成就

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1980年,风能的利用被列入六五计划的科研项目中,以解决西北地区农牧民的供电问题。

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的能力。2000年对全国小型风力发电机产品销售量的统计,全国共销售小型风力发电机产品12670台套。进入21世纪,经过多年的研究大量的时间积累加之政府在环保行业的持续政策鼓励,大部分风力发电设备逐渐产业化, 2008年全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为122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为620万千瓦。

3. 生物质能(沼气)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从建国开始,沼气就以其原料来源广泛,技术含量低,而且适合农村的情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958年4月11日毛泽东主席指示,要好好推广沼气; 195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指出,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发展。1975年4月11日国家纪委、农林部、中科院联合在四川召开全国沼气利用推广经验交流会。1977年农林部筹备成立了沼气办公室,1979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广沼气。2004年10亿元国债资金给农民建设沼气项目继续实施。

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新能源的开发有效弥补资源不足,解决人类高速发展引起的能源枯竭问题,是关系人类的生存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意义;并且新能源多是清洁能源,有效保护环境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山区,西部,边远地区等,新能源则有效的支持了工商业的发展;同时,新能源也包括对垃圾的资源性利用,比如农村地区的沼气等的利用,不仅低成本获取了能源,对这些动物粪便,秸杆等农业废物也是很好处理,而循环后的转废料为肥料有效支持农业。

另外,新能源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被各国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中国最近几年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以及节能汽车已经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强劲势头。并且我们也需注意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而新能源本身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应用。

六十年来,我国的能源部门历经风雨,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效的进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新世纪全球化的挑战,新中国的能源部门必将发挥其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开辟自己的市场,支援全面小康的建设。(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张苏,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