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页 | 查看往期 | 订阅中心
卷首语

统筹兼顾推进电力改革

      本期能源思考关注电力改革。电力是现代工业特别是能源业重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制订了“电力先行”发展战略,从1949年约185万千瓦装机容量(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1978年发展到5800万千瓦,到1987年突破1亿千瓦,1996年中国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2位,2011年2月总装机容量超过了10亿千瓦

封面文章

电荒十年:电力改革是唯一途径

      自2002年中国出现局部电荒,已经整整十年了。10年来电荒几乎“年年讲,月月讲”,但其却愈演愈烈,今年更不例外。随着气温上升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启动,缺电开始蔓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4月23日发布报告预测,今夏中国仍将和去年一样面临3000万—4000万千瓦电力缺口,拉闸限电范围可能扩大,华东、南方地区用电最为紧张。

高端论坛

更强有力地整体推进电力改革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本期关注

电改十年:期待一场彻底的革命

      2012不是世界末日,却是中国电改步入的第十个年头。近期的“电力圈”正流行回顾展望十年电力体制改革。回顾中,业界弥漫着对蹉跎十年的沮丧与失望;而展望未来,前景仍混沌迷茫。有全程参与十年电力改革的人士,对这段改革时期以“做好了热身,发令枪却一直没有响”作结。

破解电力体制改革焦点问题

      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02年,按照“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原则,对原国家电力公司进行了拆分和重组。发电侧形成竞争态势已有时日,而煤炭生产、销售也实现了市场化,但由于能源工业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化解(“市场煤计划电”只是原因之一),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没有形成。新时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性的电力市场,确保整个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应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应围绕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改革。

专题讨论

不要让民众重新退回蜡烛、油灯时代

      近期,水电油气资源类公共产品调价听证会在全国各地密集召开,继成品油率先调价后,电价、气价、水价等调价也“箭在弦上”。不绝于耳的“改革”声中,一些“听证会”几乎成了“涨价告知会”,在民众看来“改革”已经沦为“涨价”的幌子。

推行阶梯电价的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明确表示,居民阶梯电价要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实际上,目前阶梯电价政策已经进入具体的执行阶段,整个过程最困难的环节就是听证。

特别报道

第八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2012年5月9日,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二楼的中华厅,来自四面八方的200多名能源界、投资界、科技界的朋友共聚一堂,参加由中国能源网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

人物

解放军走出来的石油工业实干家宋振明

      宋振明,1926年生于河北省馆陶县一个贫农家庭。宋振明12岁时就是抗日的“小八路”,跟随部队辗转南北,身经百战,敌人打在他腿上的子弹一直留在他的身上。

分析点评

能级转换——构建国家领先的智能电网的创新架构

      从2009年以来,智能电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说的智能电网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智能能源网阶段,就是我们目前正在讨论的阶段。

新概念

十大能源新概念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促成了很多伟大的政府资助发明,其中包括互联网。一个叫Arpa-E (E代表energy)的新机构试图将同样的超前思维引入能源研究领域。它将资助那些成功几率无法确定,但优势明显,设想大胆的能源技术项目。下面10个项目被认为最有希望改变我们消费能源的方式。

书讯

电力改革概览与电力监管能力建设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世界电力发展的共同趋势,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线索和最新动态,2005年国家电监会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编写了《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丛书》,本书是其中的分册之一。

论文平台

关于能源哲学的几点思考

      现在的能源体系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在几十年内势必要有重大的调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如何调整,怎样去预期和行动,就有待探讨了。

世界交流特高压历史和重大停电事故

      前言上世纪北美、欧、俄、日为了“远距离输电”,曾经历过“交流特高压输电”失败,却研究应用“直流输电”成功。然而北美、欧、巴西没有从安全上认真研究并改造电网结构,结果造成多次损失严重的重大(≥800万千瓦)停电事故灾难。

2012年05月刊
总第65期
发布时间:2012-05-01
主办 中国能源研究中心
   
顾问委员会  
主任 王武龙 
副主任 冯丽雯
   
顾问委员 陈清泰 吴敬琏 汪恕诚
  熊光楷 姜云宝 王维城
  蒋承崧 徐锭明 周大地
  陆延昌 李定凡 陆佑楣
  周孝信 徐建中 胡文瑞
  石定寰 倪维斗
   
专家委员 吴钟瑚 庄来佑 王海运
  韩晓平 周小谦 郭云涛
  孙家康 薛  静 吕伟业
  王振铭 甘世宣 张大伟
  曾兴球 张金川 张  抗
  陈卫东 阎三忠 唐振华
  陈新华 孙伟善 白荣春
  周凤起 徐晓东 马重芳
  李景明 华  贲 王金南
  冯江华
秘书长 狄小平
   
出版 《中国能源网》编辑部
主编 冯丽雯
首席撰稿 韩晓平
执行主编 秦京午
编辑部主任 陈明灼
编辑 张磊 江晓蓓 曹吉生
  李自琴 王鸿雁 吴迪
  冉泽
美术编辑 邓萌
发行 张祖敏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4层
电话 010-51915030
传真 010-51915237/97
电子邮件 ER@china5e.com
投稿联系人 陈明灼
  chenmingzhuo@china5e.com
  1314133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