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页 | 查看往期 | 订阅中心
卷首语

治水即治国

      水,太重要了。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发展之源。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基石。

封面文章

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首要控制性要素。长期以来,我们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却没有同等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过度破坏现象极为严重。

高端论坛

“水与文化”流系品说

      “文化”一词有着十分复杂的含义。从汉语词源来说,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这个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郑玄注《礼记》:“文,犹美,善也。”甲骨文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人正倒相对,其意义是转化、变化。“文化”,表明人类应该正确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按照真善美的目的“赞天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化育,弥补天地化育的不足,而不是走向反面,导致人类和大自然的双重异化,人类和自然的严重对抗。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与种植技术有关,反映了人类从自然蒙昧状态向农业文明演化的过程。《美国传统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群体和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法律、群体组织和其它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无论是东方和西方,关于文化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自然界中有人的活动,才会有文化的诞生;反过来,文化也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文化与人关系的两个方面。

特别报道

福建在全国首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福建省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该省每年可新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590万元,年补偿金总额达到3亿多元,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7元。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保护了水源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又反过来推动了福建生态强省的建设

书讯

《2007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能源在保障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基于能源稀缺性、过分倚重化石能源以及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等,它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对环境保护造成压力,因此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新时期能源经济面对的现实课题。基于此,《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中国能源经济发展面临的转型问题。

论文平台

节能:中国与国际比较中的误会

      本文针对媒体认为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上先进国家高数倍,中国能源效率比世界上先进国家低10至20个百分点,中国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上先进国家高40%等误传,说明中国目前能源效率并不落后,要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降耗20%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认真对待,确保完成。

中国环境问题的急迫课题

      原本今年3月公布的2005年绿色GDP核算报告难产,据悉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对是否公布报告中各省绿色GDP的排名意见不一。尽管报告未能出炉,但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2005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上年。

环境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流量成本法述要

      流量成本法是本世纪初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境管理会计的新方法。它以高生态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作为成本对象,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物流动透明度,揭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料损失的形成原因,使有关的管理机构与管理者得以制定和采取相应当措施,对其加以减少或消除,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与优化环境业绩的双重功效。本论文对其基本思路、主要的程序以及在应用中所需考虑到若干问题等进行了概要的介绍与论述。

市场点评

水资源配置决策:科学与动态并重

      近年来,水资源分配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水事纠纷,尤其是北方地区省际水事纠纷的加剧促进了水资源分配立法管理的步伐。

专访

情满山河——邓小平与治水

      邓小平生于渠江岸边,南下嘉陵江求学于重庆,漂洋过海又留学塞纳河畔,转战黄河,建设长江,真是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源。1985年,情注山河的邓小平就为“河海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

能源新概念

美中关系:经济和安全事务

      自贵委员会于2006年8月4日举行上一次听证会以来,我们在多个论坛积极邀请中国参与不同能源议题的讨论。在这段短短的期间,我们已能够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对于我们过去几个月在推广洁净能源、促进能源的高效使用和提升能源安全等方面相互合作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感到非常鼓舞。然而,中国对能源的兴趣日增将继续影响世界的能源平衡和环境,因此需要进行的工作仍然很多。

2007年06月刊
总第6期
发布时间:2007-06-25
主办 中国能源研究中心
   
顾问委员会  
主任 王武龙 
副主任 冯丽雯
   
顾问委员 陈清泰 吴敬琏 汪恕诚
  熊光楷 姜云宝 王维城
  蒋承崧 徐锭明 周大地
  陆延昌 李定凡 陆佑楣
  周孝信 徐建中 胡文瑞
  石定寰 倪维斗
   
专家委员 吴钟瑚 庄来佑 王海运
  韩晓平 周小谦 郭云涛
  孙家康 薛  静 吕伟业
  王振铭 甘世宣 张大伟
  曾兴球 张金川 张  抗
  陈卫东 阎三忠 唐振华
  陈新华 孙伟善 白荣春
  周凤起 徐晓东 马重芳
  李景明 华  贲 王金南
  冯江华
秘书长 狄小平
   
出版 《中国能源网》编辑部
主编 冯丽雯
首席撰稿 韩晓平
执行主编 秦京午
编辑部主任 陈明灼
编辑 张磊 江晓蓓 曹吉生
  李自琴 刘婷一 吴迪
  冉泽
美术编辑 白翠霞
发行 张祖敏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4层
电话 010-51915030
传真 010-51915237/97
电子邮件 ER@china5e.com
投稿联系人 陈明灼
  chenmingzhuo@china5e.com
  1314133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