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页 | 查看往期 | 订阅中心
能源日讯[1798期]2016-11-02
行业头条

青藏联网将向藏送电超7亿度

10月28日,从青海电力检修公司传来消息,青藏联网工程预计从11月7日起改变潮流输送方向,改为由青海送西藏。据估算,今冬青藏联网柴拉直流系统将向西藏输送电量超过7亿千瓦时,届时,“电力天路”向西藏输送电量将累计超过40亿千瓦时。[详细内容]

煤矿与电力企业拟签订中长期协议

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今年11月份召开,会上将力推中长期合同。据了解,日前已有大型煤炭企业和相关电力企业,就明年电煤供应进行积极接触,并在签订年度协议上达成初步共识。[详细内容]

神华11月下水煤价涨37元/吨

从业内获悉,神华11月下水煤5500大卡长协价为585元/吨,较10月上涨37元/吨。同时,神华将继续执行月度长协和旬度现货价格相结合的定价模式。据悉,神华下水煤11月现货煤价将参考CCI1指数以及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以旬度算数平均价减10元/吨而定。神华11月长协和现货价格的比例由10月的4.5:5.5,调整至4:6。[详细内容]

两河口水电站进入关键阶段

拥有世界第三高土石坝的两河口水电站正在兴建。11月1日15时50分,正式开工两年后,两河口水电站开始填筑心墙。两河口水电站最大坝高为295米,总投资664.57亿元,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计划2021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23年全部工程竣工。[详细内容]

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节能降碳目标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有关情况。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全年能耗的强度下降3.4%、碳强度下降3.9%,前三个季度能耗的强度已经下降了5.2%,碳强度下降了6%左右,也就是说前三个季度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节能降碳目标。[详细内容]

GE油气业务与贝克休斯合并

当地时间10月31日,GE宣布已于美国第三大油服公司贝克休斯达成协议。GE将剥离出旗下石油和天然气业务板块,与贝克休斯合并成立新合资公司。新公司年营收额超过320亿美元,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油服企业。合并后,通用电器将拥有新上市公司62.5%的股份,而原贝克休斯股东持有新公司37.5%的股份,该交易料在2017年中期完成。[详细内容]

中石油拟上调非居民气价10%

自去年11月20日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下调后,天然气市场增速明显回暖。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或出现短缺,为了缓解保供的压力,中石油计划自11月20日起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10%-20%。业内人士表示,冬季供气紧张下的调峰气价上调是市场化行为,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详细内容]

下半年海上风电成本预降22%

11月1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报告指出,2016年下半年全球海上风电技术的度电成本(加权平均)估计为126美元/兆瓦时,这相对于2016年上半年下降了22%,相对于2015年下半年下降了28%。报告显示,在荷兰和丹麦的项目竞标中,海上风电开发商给出了可提供的最低电价,助推海上风电成本下行。[详细内容]

能源财经

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进入关键期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1日在2016年未来能源亚太峰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期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时期,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他指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有力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获得巨大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效益。[详细内容]

大宗商品创13年来“最好十月”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大宗商品市场上演了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联袂上涨的“好戏”,10月份,“黑色系”焦煤焦炭及带动的钢铁产业链上钢材、铁矿石等商品均继续上涨,加上油脂以及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大涨,使商品综合指数单月累计涨逾10%,是2003年以来表现最好的10月,也创下了2008年3月份以来的单月最大涨幅。[详细内容]

国际油价1日继续下跌

受美元指数大幅走弱影响,1日早盘美国油价一度上涨逾1%,但之后在国际原油市场仍然供大于求的压力下一路走低,至收盘再次下跌。截至当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9美元,收于每桶46.67美元,跌幅为0.4%。2017年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7美元,收于每桶48.14美元,跌幅为1.0%。[详细内容]

专家观点
宋清辉:去产能过程将比较慢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一方面,钢铁和煤炭价格的上涨令很多地方都心中有所不甘,希望借着涨价的机会再生产一把而非激流勇退;...

姜学峰:中阿应建风险应对机制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认为,中阿双方在战略上高度契合,优势互补,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供应链、产业链合作最紧密的两方...

王斯成:光伏竞价上网是趋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光伏行业将由补贴转向“技术与市场”驱动,竞价上网是必然趋势。王斯成表示,新能源发展...

5e发布

李颖:可再生能源逆袭不突然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新增电能来源。可再生能源实现逆袭,多与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局势的主动选择有关。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煤炭等价格的持续低迷背景下,有关国家并未因为传统能源成本一再走低的诱惑而放弃发展可再生能源。

曹吉生:煤炭去产能不能开倒车
煤价涨势凶猛,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今年以来不断刷新纪录,这也让库存紧张的态势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说明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供需失衡也将影响能源供应和去产能推进,去产能不能“开倒车”。从目前进展看,煤炭去产能工作正加快推进,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是有把握的,但不能有丝毫松懈,后面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能源思考]摘要
沈科:欧佩克冻产并非救市良药(《能...

当前欧佩克的处境较以往更为严峻,不仅内部利益分歧严重,外部市场形势也十分不利。内部环境方面,伊拉克增产冲动强烈,伊朗积极谋求将产量恢复到制裁前,而沙特王储继承人萨勒曼坚持伊朗必须参与冻产的观点,已经导致今年4月的冻产谈判破裂。欧佩克的内部分歧暂未看到解决途径。外部环境方面,由于新兴产油国的壮大以及美国页岩油的勃兴,石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欧佩克的影响力陷入低谷,稍一松懈就可能让出市场份额。

5e百科

据悉,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11月末召开,将力推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中长期合同是原材料采购中常见的合约形式,采购商和供应商在合同中确定采购的价格和数量。由于供应商可以根据合同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消除交易中的部分不确定性,因而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供更低的价格水平。同时,中长期合同也为采购商锁定了供应资源和采购价格,提高了采购的响应水平,规避了质量、数量和价格等方面的风险。

能源新知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研发了一项太阳能电池黑科技:该研究团队采用特制的打印机,直接在 A3 纸大小的柔性、半透明塑料片上,将太阳能电池打印出来!该科学家团队采用了一种叫向列液晶的太阳能电池,它不仅易于生产,而且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目前太阳能市场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相比,这种打印的太阳能电池胜在价格低廉且可自由定制。

政企学三界高端交流的智库平台

政界领袖、商界精英、学界行家汇聚一堂,秉承独立、理性、公正的原则,以大能源、大战略、大思维的独特视角,专业、客观、深度关注能源经济现象,深度透视能源产业发展动向,开放探讨能源领域,分析独到精辟,观点锐意创新,为能源管理部门、研究机构、能源企业之间搭建一个沟通顺畅的桥梁。【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