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54期]2025-07-16
-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
新兴产业成拉动电力消费增长主动力
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日举行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从用电增量构成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分别达到3.4和1.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9%和26.3%。新兴产业用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电力消费增长的主动力。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首桶铀产出
7月12日,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功生产出第一桶天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时代。项目建成后,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
煤炭市场价格大幅回落 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今年年以来,煤炭现货价格延续了2024年下滑趋势。7月8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指数价623元/吨、同比下跌257元/吨。煤炭行业利润总额由2022年的10202亿元依次回落到2023年的7629亿元和2024年的6046亿元。今年前5个月,利润总额降至1264亿元,同比下降50.6%,行业企业亏损面达到53.6%。
-
上半年规模以上原煤产量24.0亿吨 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增速比5月份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04万吨。
-
国际油价7月15日 下跌
7月15日,国际油价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6美分,收于每桶66.52美元,跌幅为0.69%;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0美分,收于每桶68.71美元,跌幅为0.72%。
-
全年降碳预计超1600吨!“深海一号”打造深海绿色大气田
近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加快推进三甘醇再生系统汽提气回收项目。该项目于今年年初启动,现已步入收尾阶段,待其正式投用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天然气放空量近100万立方米,降低碳排放量超1600吨,这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
-
内蒙古印发行动方案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近日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部署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内蒙古全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布局合理、协同紧密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制造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四川发布臭氧污染预警:多地或有污染风险
7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据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最新预测,7月中旬后期,四川盆地有一次臭氧污染过程。7月13日起,盆地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升高,辐射增强,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预计成都平原、川南及川东北部分城市有臭氧轻度污染风险,成都平原个别城市有臭氧中度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