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4028期]2025-10-31
- 
                    中美两国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10月30日,全球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在韩国釜山举行。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习近平主席以世界级领袖的视野和胸怀,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领航掌舵。 
- 
                    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10月28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承担主体施工任务的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江苏省镇江市,电站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设计年抽水电量18亿千瓦时、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电站上水库高182.3米,相当于60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坝、世界最高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世界最大规模的库盆填筑工程。 
- 
                    电网智能研判场景在新疆多点落地10月27日,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电网智能研判场景已在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等4家试点供电公司全面推广落地,实现配网故障“全景感知、自动研判、主动抢修”,故障响应效率与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 
                    第三季度中煤能源净利润47.8亿元 同比下降1%中煤能源10月28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8亿元,同比下降23.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亿元,同比下降1%;基本每股收益0.3605元。 
- 
                    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在山西晋城隆重开幕10月29日上午,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晋城市煤炭工业协会、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及大型无烟煤会员企业联合承办的“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在山西省晋城市隆重开幕。 
- 
                    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开发70年累计产原油4.7亿吨10月29日,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迎来勘探开发70周年。统计显示,70年来,新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4.7亿吨、天然气1121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增“气”。新疆油田总部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前身)诞生。历经70年积淀,新疆油田先后开发建成油气田37个,原油产量连续24年稳产千万吨以上,建成20座绿色矿山。 
- 
                    做好冬供准备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完成注气随着板南储气库压缩机组的停机,近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超额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将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今冬的天然气供给提供储备保障。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包含大张坨、板南、驴驹河等地下储气库。作为京津冀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储气库群已实现安全平稳运行超过9100天。 
-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这个海上风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0多层居民楼,设计叶轮直径超过310米,扫风面积超过10个半标准足球场,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电机组,并且实现全国产化设计制造。 
- 
                    京津冀发生今年秋冬首次PM2.5污染10月23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南部率先出现PM2.5污染,近几日呈范围扩大、程度加重态势,局地出现中度污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在解读污染成因时表示,区域污染排放维持高位,同时,静稳、高湿、逆温等多因素叠加,导致区域气象条件明显转差。进入秋冬季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先是经历了连续的“优良天”,近期出现了首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10月上中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总体优良,空气质量状况为“十四五”以来同期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