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电网智能研判场景已在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等4家试点供电公司全面推广落地,实现配网故障“全景感知、自动研判、主动抢修”,故障响应效率与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传统配网故障抢修场景依赖人工巡线排查故障点,耗时长、效率低。此次推广的电网智能研判场景依托“电网一张图”、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及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建设。在电网智能研判场景下,智能研判系统能够基于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的多源数据,根据设备拓扑结构智能分析停电影响范围、停电时间、定位故障点,并为抢险指挥提供自动分析结论。
为打造该场景,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组建了30余人的跨专业攻坚团队,仅用4个月完成系统部署与迭代优化。团队攻克了复杂配网拓扑识别、多源数据校准等难题,整理出8类典型研判逻辑,推动中压设备研判准确率从初期的60%提升至95%以上,将电网管控由“被动式”的等待故障发生拓展为“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分析”的全流程管控。
据试点单位反馈,在近期一次故障中,电网智能研判系统仅用不到3分钟便自动锁定停电范围,较传统人工排查提速90%,抢修人员通过系统推送的工单快速抵达现场,用户平均停电时长缩短至45分钟,较以往减少近一半。
据悉,下一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将重点加强对医院、学校、居民小区等单位的停电预警能力,进一步丰富电网智能研判场景。据测算,在全疆推广电网智能研判场景后,新疆配网故障研判准确率将稳定保持在95%以上,平均抢修时长有望再压缩30%,每年将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用户停电时间超1万小时。(徐玺翔 记者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