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4043期]2025-11-21
-
商务部:前10月网络服务消费增长21%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智能产品、网络服务、即时电商增长亮眼,据商务大数据监测,AI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网零额增长23.1%,网络服务消费增长21%,其中线上购券-线下体验的到店餐饮增长25.1%,即时电商便利消费需求,销售额增长24.3%。
-
跨省跨区电力现货结算迈向全国一体化
“180万千瓦清洁电力跨越2000公里精准驰援,4230万千瓦时电能实时注入浙沪电网。”不久前,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首次实现的跨经营区电力现货交易,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优化配置迈入“现货时代”。从政策制度破冰到技术平台联通,从区域试点探索到全国范围协同,电力现货结算正以标准化、市场化、高效化的转型,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通关键堵点。
-
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3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11月19日,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3号机组开始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三澳核电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浙江三澳核电项目是全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本次开工的3号机组于2024年8月19日获国家核准,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00万人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将持续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助力。
-
最新!2026年电煤保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通知来了!
202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6年电煤保供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监管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5]985号),对做好2026年电煤保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
1-10月份全国累计原煤产量397319万吨 同比增长1.5%
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40675万吨,同比下降2.3%,降幅比9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10月份煤矿生产有所放缓,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共同影响:10月份北方降水显著偏多,对露天煤矿生产和煤炭运输造成一定扰动。同时,超产核查仍在推进,叠加四季度安监力度惯常加大,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产量环比停止增长、同比降幅扩大。1-10月份,全国累计原煤产量397319万吨,同比增长1.5%,增幅较1-9月收窄0.5个百分点。
-
民企首制超大型LNG运输船试航
11月20日,17.5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鑫福124”轮停靠在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码头。当日,“鑫福124”轮在海事等部门全程协调保障下,于江苏泰州泰兴市顺利出江试航。该船为我国民营企业首制超大型LNG运输船。
-
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11月19日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实现了在高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对余压资源的高效利用,标志着我国在长输管道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是通过回收管道输送天然气到城市门站的余压,把这种压力势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带动膨胀发电机组转动,最终发出清洁电力。
-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864.5万个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2025年10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864.5万个,同比增长54.0%。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53.3万个,同比增长39.5%,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到2.03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4.69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枪)1411.2万个,同比增长59.4%,私人充电设施报装用电容量达到1.24亿千伏安。
-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部进驻
11月19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第三轮第五批10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其中,8个例行督察组,分别对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家中央企业开展例行督察,进驻时间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