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煤化工
  • 中石化建世界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传递多重信息

中石化建世界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传递多重信息

2013-04-18 08:37:18 中国煤炭报

近日来自新疆的一条消息引起煤炭企业高层的注意:中石化将投资700亿元,在新疆准东建设世界规模最大、转化效率最高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

中石化在新疆建世界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传递了哪些信息?

第一,全方位配置资源、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成为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的大势。

据媒体披露,在国内,石化巨头寻求非常规油气资源,早非新闻。

中石化和中石油近年尤其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在增加天然气产量的同时,积极进入页岩气、煤层气和煤化工领域,研发和生产替代能源,同时向下游的液化气、城市燃气供应延伸。重庆能源集团的城市燃气供应板块,近两年就遭到来自中石油的挤压。

煤炭行业通过整合重组成立的地方能源集团,转型发展也几乎无一例外地以跨行业跨地区配置资源、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为追求。

第二,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煤制天然气商业化开发时机正在来临。

低碳的脚步越来越近,天然气需求必将不断增长。目前,天然气在发达国家的使用量占整个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30%,而我国天然气使用量只占一次能源使用量的3.5%。这个差距意味着我国未来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比重的上升还有潜力。

按权威预测,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2020年约为3500亿立方米,届时国内产能只有1500亿立方米左右。缺口完全依赖进口填补不现实,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天然气来补充,这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角度看非常必要。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价格是关键的因素。市场预期表明,国内外油气价格接轨、中国天然气价格提升是大势所趋。随着国际油气价格上升,煤化工的成本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国内煤制天然气必将越来越有市场竞争力。今后几年,必为国内煤制天然气商业化开发的窗口期。

无利不起早。预测到油气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国石油巨头,显然清楚煤

制天然气商业开发大有可为。

第三,煤炭资源丰富、管道四通八达的新疆,煤化工发展有其优势。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加之国家将其定为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吸引众多能源企业纷纷来到新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如火如荼,煤炭产能已经远远超过地方需求。

但新疆向外地输送煤炭受到运输的制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的铁路距离约4000公里,从哈密到重庆的铁路距离是2800公里,经过远距离的运输,煤炭必失市场竞争力。在铁路运力的限制下,每年4亿吨左右的富余煤炭也无法全部外运。预计短时间内,运输瓶颈制约难有改观。新疆煤炭最现实的路径选择是煤炭就地消化——发电或搞煤化工。但新疆缺水,发展火电受限制;利用特高压线路远距离输送电力,在技术上还具不确定性,煤化工因此成为新疆转型发展的重要选项。

从煤化工角度看,煤制天然气较其他清洁转化利用方式优势明显。煤制天然气的能量转化效率,在煤炭的各种清洁转化利用方式中是唯一超过50%的;煤制天然气单位热值水耗,只相当于煤制油的二分之一,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的四分之一,这使煤制气在缺水富煤的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在新疆发展煤制天然气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重庆能源集团新疆公司曾作过调查,新疆的煤炭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特点,质量远好于重庆的煤炭,但因供求失衡和运力限制,新疆煤炭过剩,价格非常低廉,哈密煤矿坑口价约为重庆的三分之一,即便加上运费,到厂价也与重庆市场煤价差不多。这为新疆发展煤化工提供利好。

煤制天然气进入现有管网,难度很大。但石化巨头实际控制着新疆西气东输管道,可以优先利用,这是其他行业企业不具有的优势。媒体早有披露,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完成了外输管道的专项规划,将建设7条天然气外输管道,以便将千亿立方米的煤制气输送到东中部市场。中石化在新疆已经规划建设的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设计线路总长7927公里,管道连接新疆伊犁、准东煤制气气源地、西北天然气产地和华中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用气市场,基本与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的规模及市场覆盖范围一致。这让石化巨头在煤制天然气开发上更有信心。

一个“世界最大”,凸显石化巨头进军煤化工志在必得的雄心。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制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