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推进改革应对能源风险

2015-07-21 10:36:04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秦京午  

近日重要的能源新闻主要有:

一是中国海关公布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其中进口原油1.63亿吨,增长7.5%;成品油1579万吨,增长3.3%。

二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发展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三是媒体报道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四是中国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

据海关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贸易顺差1.61万亿元,扩大1.5倍。

上半年,中国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其中,进口原油1.63亿吨,增长7.5%;成品油1579万吨,增长3.3%;大豆3516万吨,增长2.8%。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0.9%。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深。上半年中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10.8%,中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0.8%的进口商品。

上半年原油进口金额为1770.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1.72%。从进口单价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单价约为每吨2599.2元,同比下降45.8%。另据海关总署发布的6月重点商品报告显示,当月中国原油进口量2949万吨,折合720万桶/天。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平均每天进口的原油量为699.2桶/天。继4月份之后,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原油最大进口国。

中国能源安全主要是油气安全风险加大。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安全线”,是相当于本国9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而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工程进行至二期和三期之间,即便乐观估计也仅相当于6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或33天左右的原油加工量使用规模,离国际公认的“90天标准”尚有不小差距。

2014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59.3%,进口依存度依旧高企,在如今地缘政治不稳的环境下,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战略储备则是提升安全系数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油气替代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

国家能源局7日对外发布《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要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加快转变煤炭利用方式。

煤制燃料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成品油调和组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行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以及联产多种燃料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均是煤制燃料行业的组成部分。

意见稿提出了煤制燃料示范的5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量水而行”,在水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因为中国总体上是一个淡水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远低于人均耕地40%的水平。

二是坚持最严格环保标准,示范项目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或更高的环保要求。

三是坚持节能高效,示范项目应在现有水平上,通过优化流程、创新工艺、技术集成等途径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四是坚持科学布局,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示范项目。

五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示范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加工转化技术和装备,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其产业化、定型化和标准化。

意见稿还提出,重点示范的技术装备包括:适用于中国煤种的大型煤气化、煤提质等先进技术;高温费托合成、低温费托合成、煤直接液化、甲醇合成以及甲烷化等大型高效合成与精制技术;高效气体净化和分离技术;高效污水处理技术,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大型高效煤炭加工转化装备。

而电力替代则是另一个解决油气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方法。但推进电力替代需要改革中国电力体制和能源体制。作为新电改中关键一环,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继深圳、蒙西试点改革方案获批后,湖北、宁夏、安徽、云南、贵州等五个试点省区也已形成初步的输配电价改革方案,将在7月底前形成最终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有望年底前获批并于明年正式实施。

按照国家发改委此前下发的《关于扎实做好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是“建机制”,不能简单地以降低输配电价作为试点目的,同时试点地区可因地制宜体现地区特点。

在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的大原则下,湖北作为全国联网的中心,核定输配电价体系复杂,还要考虑过境线路等。宁夏在此次改革中则有着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扩大电力直接交易和在成熟的工业园区成立独立售电主体等任务。而贵州将探索组建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等。

回顾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在深圳市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改变现行电网企业购销差的盈利模式,标志着我国输配电价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也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破冰之举。

今年3月底新电改方案公布后,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又增加了蒙西、湖北、安徽、宁夏、云南、贵州等六个省区。湖北是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湖北电网20余条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分别与华中地区和其他区域电网连接,是全国联网的中心,该省电网公司2014年售电量共1312亿千瓦时。

与深圳、蒙西等试点相比,湖北的核算体系更为复杂,除了省内的电力交换,还要考虑三峡电力外送、过境线路等问题。宁夏则是以火电和新能源为主,其工业倚重倚能的结构非常明显,电力成本占工业成本的三分之一,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高载能行业用电占全区工业用电的70%,并且需要向东部输电。按照其电力市场改革的初步方案,一是要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二是加快推进电力直接交易。

据介绍,去年宁夏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千瓦时,今年扩大到120亿千瓦时,将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4.14%,占到工业用电量的15.55%。目前,宁夏有10个发电企业、153家用户参与其中。电力直接交易实施后,每年可为工业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75亿元。

还有一个重要改革任务是打破垄断,在条件成熟的工业园区成立区别于国家电网的独立的售电主体。目前,宁夏对此正在进行探索,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售电市场,未来希望允许独立配售电企业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缴纳输电费用后,自主向用户售电。这一改革设想已经引起了多家企业的关注,一些企业希望进入这一市场,在宁夏两个工业园开展尝试,还可以投资建设分布式电源。

在新建工业园区时,有关部门也设想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建设区域性电网。而水电大省云南也一直在探索输配电价改革。去年云南省政府就研究制定了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了电力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实施意见,探索电力市场化交易。贵州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来源,早在2012年就率先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据介绍,今年将探索组建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推动直供电试点向工业园区、云计算、大数据和相关产业倾斜。

放眼全球,限制与驯服垄断成为国际抗战问题,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与了专门研究限制驯服垄断的法国经济学家让•马塞尔•蒂罗勒(法语:JeanMarcelTirole),因为他破解了垄断行业竞争与规制密码。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在电信、电力、铁路、煤气、自来水等自然垄断产业中掀起了“管制改革”的浪潮,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产权私有,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地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趋势。他与和拉丰(Jean-JacquesLaffont)共同开创了激励理论的一个最新的应用领域———新规制经济学。创建了一个关于激励性规制的一般框架,结合了公共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信息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不对称信息下的规制问题。

中国学术界理论界应当加强对蒂罗勒及其学术的研究,并应用电力、管道、电信等等自然行业改革,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秦京午:资深能源评论员,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参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学习,1982年获得文学学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5年获得法学硕士,参与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负责地矿、能源、机械、环保、海洋、国土等领域报道。2011年底进入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