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整理资料费了很大力气,想学知识,请认真阅读。
电能转换和消耗有多种形式
驳斥假借能量守恒抛出电能99.99%转化成热,已及无功功耗无用论。
在当代电力能源紧张,电力供不应求,研究节电工作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从实践中看,利用电容器节约电能效果很大,国家还把利用电容器节电列为重点的推广项目之一。但从理论方面解答不出利用电容器节电的真正原因,从节电的计算公式中也看不出节电的实际效果,尤其是不收无功功率电费(变相收),就使用电单位安装电容器得不到经济效益,用电单位领导就不同意安装电容器。因此探讨利用电容器节电的本质,改变收电费的方法,是推广利用电容器节电的关键。
现在的情况是:实践走在理论的前边,理论阻碍了实践的发展,如果有了新的理论做指导,实践就会飞速向前。 热电技术联盟
电工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每走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历程。电工学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在电工学的发展史上,首先应用的是直流电,它是电工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使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蒸汽机时代开始往电动机时代过度。
2、因为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交流电比直流电有更多的优点,在此阶段人们发明了变压器,为人类更好地应用交流电做出了巨大贡献。交流电的应用是电工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动机完全代替了蒸汽机,社会的生产力向前发展更快。
3、在交流电的广泛应用后,实践又向前发展。人类发明了电容器,又发现电路谐振时电流或电压会增大,人们又开始研究利用电路谐振现象。电容器的发明和电路谐振现象的利用,使社会飞速地向前进。
(1)在电信技术中,人们利用电路谐振现象选择信号,发明了收音机、电报、电话、电视和手机等推动了电信业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从实践中看,如果没有利用电路谐振现象选择信号,就没有今天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2)在电力电网中,人们利用电力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损失,使电网中的电能增大,电压稳定负载做功增加。发电机的容量虽然是用有功功率表示的,但在运行中不能超过额定的电流和电压,如果没有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只能输出1/2的电能。
因为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是不可缺少的,不论是否承认它能做功,输出有功功率时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电感负载(变压器和电动机)做功也同样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也就是说无功功率是无法消灭的。不从发电机中供给,也必须从其它地方供给。如果在电力电网中不补偿无功功率,全社会就会缺少一半左右的电能,就会倒退几百年。
因为电路谐振现象的广泛应用,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称电工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第三阶段中,人们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知道电路谐振现象有用处,不了解电路谐振时是否产生能量?这就产生一个大矛盾——电路谐振现象不产生能量,为什么会有利用价值?从能量守恒定律方面分析:负载做功是由能量转变的,如果电路中的电能不增大,负载做功为什么会增加呢?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与电路谐振是什么关系呢?有许多问题找不到答案。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
如果利用反思的方法,去分析研究以上的矛盾,就会得出异想不到的结果。即:发现无功功能做功,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从理论上说明电路谐振的本质,使书中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二、电工学中的两种不同的学说 热电技术联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在电工学中,因为对无功功率认识不同,就产生不同的学说:
1、有功功率中心学(主要观点)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
(1)无功功率不消耗能量与它产生电压降的矛盾 5J5l-k%^L7Kj6y
在电工书中,认为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也不能做功;就产生一个“有功功率中心说”。在当代电工书中虽然没有这个提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就是这个观点。
(2)不同负载利用相同公式计算与实践相矛盾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在交流电功率中,书中讲的三种电功率,否认了其中的两个,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都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把有功功率当成总电能,认为电能做功都是由有功功率转变的。电功率计算公式只有一个,这就是:P=IUCOSФ。
如果利用此计算公式计算,电动机转子中的导体就应利用电阻大的材料,因为电阻越大有功功率因数越高。但在实践中电动机转子中的导体是利用电阻小的材料,产生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3)电路谐振不产生能量与电路谐振现象的广泛应用相矛盾在“有功功率中心说”中,不承认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但在实践中还要利用电路谐振现象,不难看出不产生能量与电路谐振现象广泛应用是矛盾的。
因为“有功功率中心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实践是客观的,不是由人们的意识能改变的,要想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就必须提出新的理论。
2、视在功率中心说(主要观点)
(1)有电压降就有能量消耗
从无数实践中得知:在交流电路中存在的感抗和阻抗是消耗电能的主要原因,因感抗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是虚数)所以它产生电压降,电压降就是消耗能量的根据,无功功率有实际的量纲存在,它的存在对其它事物产生影响,对电源来说它消耗电能,对负载来说做功大小与无功功率的变化有关系;通过对实践现象的分析,产生一个“视在功率中心说”。在当代电工书中虽然也没有这个提法,也没有这个名词,但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个新事物。在交流电功率中,书中讲的三种电功率,都有它的实际意义。
(2)不同负载利用不同公式计算
根据功率三角形中分析:视在功是三角形的斜边,它可以代表整体,是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矢量和,可以代表“总电能”。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是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它们都是代表部分,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有功功率不能代表总功率。
因为电能做功时需要的能量不同,主要做功功率也不同。需要热能做功时,利用有功功率公式计算。P=IUCOSФ;如果利用磁埸能做功,在设计时就选择无功功率公式计算。
在电动机转子中,因为有功功率也产生磁埸,在计算做功功时就要利用视在功率计算。电功率总公式为:P=IU。此公式对纯电阻负载(电感=0)也适用。
(3)因为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所以才有利用价值
在交流电路中,负载做功是由能量转变的。如果电路谐振时,不产生能量就不会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现在电路谐振现象能得到广泛的利用,说明它一定会与能量有关系,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的观点与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是相符合的。
三、有功功率中心说与视在功率中心说的共同点
两种学说观点虽然不同,但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因为“有功功率中心说”是“视在功中心说”的基础,“视在功率中心说”是“有功功率中心说”的发展,因此两个学说有共同点。 热电技术联盟
1、在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计算公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代的电工书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计算公式,没有错误,都是符合实践的。
2、在交流电功率计算中,功率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在设计时电阻或电感负载选择的材料是相同的。纯电阻负载用电阻大的材料,电感负载用电阻小的材料。
3、无功功率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电路谐振时电流或电压增大的现象是公认的。
4、电路谐振现象的应用,观点也是一样的。在当代人们虽然不承认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但对电路谐振现象的应用是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对电力系统中,利用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方面观点是相同的。
四、有功功率中心说与视在功率中心说的不同点
同一事物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呢?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种理论符合实践现象,能反映实践的本质,哪种理论就是真理。
1、 在纯电感负载中,对瞬时的平均功率计算不同
(1)有功功率中心说:
认为瞬时平均功率,等于瞬时功率代数和的平均值。①因为书中讲的是纯电感电路,假设纯电阻为零,瞬时功率是无功功率的瞬时值,如果说是有功功率为“零”,是所问非所答。②如果是无功功率瞬时平均功率为“零”,此种计算与无功功率量纲的存在相矛盾。
(2)视在功率中心说:
根据无功功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能测量出它的大小,瞬时平均功率不会等于“零”。瞬时平均功率应等于瞬时功率绝对值和的平均值,此种计算与实践相一致。
2、对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认识不同
(1)有功功率中心说:
书中把宏观功的计算公式,应用在交流电功率计算当中,其公式为:P=IUCOS∮;按此公式计算,无功功率无量纲。在纯电感负载中:P=S=0,不符合事实。 热电技术联盟
(2)视在功率中心说: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
因为时间角度与空间角度不同,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空间夹角90度时,力不做功;力与物体运动时间夹角90度时力能做功。①因为电压与电流空间夹角为0度或180度,所以一半时间做正功,一半时间做负功;②因为做正功与做负功的时间不同,不能互相抵消,特别是当负载做正功时,电源电压变成了负载做了负功。③从总电路方面分析:在交流的电路中任何瞬间,负载没有减少,电压没有增加。因为负载是做功的,电源一半时间做负功是因有电感负载引起的,所以就应当把电感做的正功当成是电源做的功,把电源做的负功当成负载做的负载,在计算时利用瞬时功率绝对值计算。④电阻与电感好比宏观空间夹角为90度的两个分力,它们合力的功等于两个分力功的矢量和,计算公式为: S2=P2+Q2;
3、对发电机的原理认识不同:
要想知道发电机和电动机原理,首先必须认识电与磁的关系,从实践中得知:①电与磁它们是同时存在同时消亡;②电路被磁埸包围(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埸),磁路被电埸包围(交变磁埸周围存在着电埸);③在电感线圈中(或导体中)两个方向互相垂直,好比地球的经纬线一样;④电路可以传递磁埸能,磁路可以传递电埸能。⑤电埸与磁埸是不同事物,不能直接转化,只能间接转化;⑥电能与磁能互相转化是通过埸来进行的。⑦电流做功必须是通路,磁能做功必须是断路。
(1)有功功率中心说:
发电机的原理是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在学校时老师做的试验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也确信不疑。当我们分别利用铁磁材料和非磁材料做成两个小发电机,试验结果是:用铁磁材料做的转子,发出的电很多;用非磁性材料做的转子发出的电极少。
为什么用铁磁材料做的转子,导体切割不到磁力线,磁力线从铁心中通过,能产生电流。而非磁性材料的导体真正能切割磁力线,可是不产生电流呢?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人们不知道的“秘密”,书中理论与实践是相矛盾的。
(2)视在功率中心说:
①电埸与磁埸是不同事物,不能直接转化,只能间接转化;②电子运动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在空间相差90度,力不能做功。
此观点是否正确呢?还必须再用实践现象去检验:在变压器中,输出的导体(线圈),在铁心的外边,没有磁力线,更切割不到磁力线,为什么能产生电流呢?是因为在变压器的铁心周围存在着交变的电埸,电埸具有能量,对自由电子可以做功。
通过对实践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发电机导体中的电流是交变电埸感应的,是交变电埸力作用的结果。书中讲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是事物的假象,在发电机中可以讲得通,但在变压器中就讲不明白了。
4、对异步电机的转动原理认识不同:
(1)有功功率中心说:
异步电动机转子转动原因,是通电导体在磁埸中受力作用产生的。书中认为:在转子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电流与电压同相位,产生的两个磁埸互相成90度角,能产生转矩;在转子中消耗的无功功率,电流与电压相差90度时,产生的两个磁埸相反轴线重合,不产生转矩,只产生去磁作用。 如果只从表面看,书中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一直认为是真理,特别是此种观点是否认无功功率能做功最主要的证据。
因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无功功率在异步电动机中不产生转矩,理论与实践或理论与理论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①书中讲有功功率产生的两个磁埸互相垂直产生转矩,与书中讲的相量图和两个电流方向相反相矛盾,与书中讲的定子的磁动势方向与转子相反不符合。
②书中讲负载实际做功的功率等于转子中的有功功率,减去铜损和机械损耗。从计算式中分析:有功功率与铜损大小是一样的,因为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与铜损公式一样,即 P=I2R ,就又产生轴功率与铜损相矛盾。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r L3_j{S-e(O fW n
③有的人说转子中的轴功率是附加阻抗消耗的电能产生的。
从实践中分析,附加阻抗是为了用不转时的参数,计算出转子旋转时的电流和功率因数的大小。计算中时等式两边分别除以转差率,设转差率S=0.05 , 则转子电动势增大20倍,转子中的总阻抗必须同时增大20倍,即R2改为R2/S[在转子的回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R2/S-R2)=(1-S)R2/S],后增加的电阻(1-S)R2/S称为“附加电阻”。
不难看出附加电阻是虚拟的,它是一个真正的虚数,转子中的漏电抗增大20倍后,变成了不转时的电抗,电抗不是虚数,有的书中称“旋转因子”。从转子旋转时的电压方程式中看,E2S=I2S(R2+jx2s)(式中全是矢量,2S表示转子旋转时的参数),不包括附加电阻的电压降。利用附加电阻计算结果,不改变旋转时的电流大小和有功功率因数值还有的人说,转子中的电动势产生机械转矩,这就更不符合事实了。书中承认略去其它损耗时,定子中产生的电动势与转子中的电动势相等即:E1=E2 (矢量) ,转子电动势是传递能量的,转子中的阻抗才是消耗能量的,只有消耗能量,才能转变其它能量。
(2)视在功率中心说:
无功功率在电动机中是否能做功,是很难测量出来的,要说明异步无功功率在电动机中能做功,就要分别分析它在各种负载中的作用。
①无功功率在电流表中能产生转矩
过去外国人瓦特通过研究壶盖动的原因,发明了蒸汽机。当代中国人通过研究无功功率在电表中能产生转矩的现象,是否可以了解无功功率能做功呢?电流表虽小说明问题很大,电表好比是一个微型电动机,电动机好比是一个巨型电表。无功功率在电流表中能产生转矩,推理在异步电动机中也能做功。
②在电信技术中,调谐电路具有选择信号的能力 热电技术在调谐电路中,信号中的有功功率大小不能改变,无功功率可以增大几十倍,调谐电路能选择信号,是无功功率增大产生的,说明无功功率能做功和代表能量。
③无功功率在变压器中是否能进行能量转换
从实践中得知,无功功率能产生空载电动势,并且输入电流的相位与输出电流的相位相反;当变压器输出无功功率时,输入的也是无功功率。说明无功功率在变压器中能进行转换,此问题就是证明无功功率能做功。
④异步电动机中的转矩是两个磁埸互相作用的结果
A、异步电动机中定子和转子绕组产生的两个磁埸与变压器有相同之处,定子中的电流大小和相位是由转子中的电流和相位决定的,定子中的电流和转子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两个磁埸方向也相反(书中也承认的)。
B、有功功率产生的两个磁埸,定子与转子磁埸不是互相差90度,它们与无功功率产生的两个磁埸一样,方向相反轴线基本重合,详见书中讲的矢量图。因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产生的两个磁埸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有功功率能做功,无功功率也能做功。
C、定子中的磁场(磁极)不是合成磁埸,合成磁埸是由定子和转子共同产生的,它对转子不能产生转矩(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u4A%N%h/j
D、定子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埸相对定子是旋转的,转子电流产生的磁场相对转子是不动的,因两个磁埸方向相反,互相吸引产生磁拉力,定子中的旋转磁埸带动转子旋转。电动机转矩与转子中消耗的视在功率成正比。 热电技术联盟N
E、电动机做功是磁能做的功,电能只是起着传递能量作用 磁动势大小与电流和匝数成正比与电流和电压的相位无关。因为转子中的电磁功率计算公式Q=IUSin∮,无功功率是做功的(无功功的大小与磁性材料是有联系的)。
必须了解电动机转子做功大小,除了与转子电流、导体匝数有关外,还与铁心的磁导率有关。锰锌铁氧体相对磁导率为6000。非磁性材料磁通与磁势成正比,是线性关系;磁性材料是非线性关系,存在着磁饱和。所以当电动机转子中电流增大,转矩增大也不是线性关系,此现象不是有功功率因数降低产生的,是磁性材料性质(磁阻增大)决定的。
在转子中的有功功率虽然是有害的,但在产生热量的同时也产生磁埸,所以转子中的转矩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共同产生的。
5、从实践上看,无功功率在电动机中是否能做功
(1)有功功率中心说:
不承认无功功率做功的事实,但在实践中利用无功功率产生的旋转磁埸,理论与实践不相同。例如:
①单相异步电动机:没有起动绕组不能起动,安装电容器起绕组后得到一个旋转磁埸,旋转磁埸是由视在功率产生的,说明无功功率能做功。 b6_+NT;W5a LS
②反应式同步电动机:转子中没有励磁电流,完全由定子来产生磁埸,在定子磁路中有一个短路铜环,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埸,转子是凸极式的。不难看出转子转动是旋转磁埸做的功,旋转磁埸与视在功率成正比,说明无功功率也做了功。
③异步电动机利用电容器节电:许多人认为是假的,是测量的不准确。如果在大电网中的小负载,节约的有功功率可能测量不出来。但在负载与电源容量相等或大于电源时,利用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时,就可以测量出节约的有功功率。
(2)视功功率中心说: L4P1kh8x
①在同步电动机中,电动机转矩不是与有功功率成正比
鞍山钢铁学院做的试验记录是:当同步电动机在欠励或过励运行时,有功功率略有增大,实验中最大值1690W,正常时为1400W,相差10%左右。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教授来信说:“看了节电之谜我们很感兴趣,请教几位老师并一同做试验,确实发现了类似现象,同步电动机调节励磁电流,有功功率确有变化,对此我们也很疑惑,现在正进行理论分析。”
在同步电动机中,当电源与负载恒定时,调整励磁电流的大小,发现消耗的有功功率多少不同,说明无功功率能做功。
②在异步电动机中并联电容器节约电能
1994年《鞍钢信息》报导,大连钢厂在154KW异步电动机上安装电容器,功率因数提高0.1-0.15,半年节电3.2万KWH,效益1.6万元。1995年《鞍钢日报》报导,鞍矿公司齐矿在19台电铲中安装电容器,节电18%, 一年节电费28万元;据本单位人讲,安装电容器前启动需要2分多钟,安装后不到1分钟。
③小试验说明大问题
鞍钢井下铁矿做的试验,在不标准的小型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源电压和输出电压没测量),并联可变电容器,在二次输出端接60W灯泡,试验结果是:当电容调到最小时灯泡不太亮,一次电流为0.32安,二次电流为0.5安;当电容调到适当容量时,灯泡亮度增加,一次电流减少到0.25安,二次电流增加到0.6安。
补偿的是无功功率,输出增加的是有功功率,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就是一种“怪现象”。但此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因为不理解,事实就不存在。按照视在功率中心的观点,因为输入变压器中的电流增加(在两个电池并联后,比一个电池时输出的电流增多),输出的电压提高,所以输出的有功功率也增大。
说明:此试验必须在负载大于或等于电源容量时,效果才明显。如果负载容量小于电源容量很多时,就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
在鞍钢井下矿加工车间的小电网中,锻工班有2台较大的异步电动机,当电动机起动的瞬间,电路中的电压降很大,并联所有的电灯光由白变红,小型的异步电动机转速减慢,这说明电源电压是否稳定对负载做功是一个关键。
6、发电机与电动机产生转矩的认识不同
(1)因为发电机输出无功功率时不产生反转矩,所以就认为电动机的转矩都是有功功率产生的。无功功率在电动机中不能做功。从表面分析,书中观点符合逻辑,但从实践中看,不符合事实。
(2)视功功率中心说:
因为发电机和电动机产生转矩的原因不同,主要矛盾也不同,其情况是:
①发电机是机械能带动转子旋转的,在定子中和转子中的两个磁埸相对位置,是由输出电功率决定的。当输出有功功率时,两个磁埸方向互相垂直,产生反转矩。当输出无功功率时,两个磁埸方向相反,只起去磁作用,所以不产生转矩。
②在电动机中的转矩是定子磁埸与转子磁埸互相作用产生的。定子中的磁埸相对定子是旋转的,转子中的磁埸相对转子是不动的,定子中的磁埸与转子中的磁埸方向相反,互相吸引产生磁拉力,定子中的旋转磁埸带动转子旋转。因为定子输入什么功率是由转子决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产生的两个磁埸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所以有功功率能做功,无功功率也能产生转矩。无功功率在测量有功功率和电能时不产生转矩,是人为造成的,此事不能做为否认无功功率能做功的根据,有功功率在测量无功功率大小时也不产生转矩,也不能说有功功率不能做功。
7、对有功功率因数和品质因数物理意义认识不同
(1)有功功率中心说:
①有功功率因数:它是代表能做功的功率因数,在电感负载中认为有功功率因数越高越好,当电感负载并联电容器后,从总电路中输入的电流减小,书中认为是有功功率因数增加的结果。
②电路谐振时的品质因数;书中认为是计算电流或电压变化的参数,不能代表能量的变化。
(2)视功功率中心说:
①有功功率因数:在电感负载中它是计算消耗有功功率多少的功率因数,在电感负载中认为有功功率因数应当适当,当电感负载并联电容器后,从总电路中输入的电流减小,有功功率因数提高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是有“内电动势”产生的的结果。
②电路谐振时的品质因数;是计算电流或电压变化的参数,也能代表能量的变化。
五、电路谐振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电路谐振现象与物理学中讲的共振、共呜一样,如果没有能量增加,现象就不会出现。电路谐振现象是电路中能量增大的表现,电路中的能量增大是产生电路谐振现象的原因。
对于电路谐振现象的产生原因虽然书中讲的很多,但都没有利用能量的观点去分析,也没有利用力学理论去研究,因此当代人们只知道利用电路谐振现象,不了解电路谐振现象与能量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电路谐振时产生能量?通过对无数的实践现象的分析,对此问题看法如下:
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必须有外力作用 热电技术联盟
从实践中得知,电子运动与宏观点物体运动一样,存在着惯性,要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外力作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在交流电路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电埸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电流大小与电埸强度成正比,与宏观力做功的情况相同。
2、反作用力性质不同转变能量不同
(1)在宏观力学中讲,力虽然有很多种,但从力对物体运动关系中只分两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反作用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又分两种:①磨擦力:是一种耗散力,作用力对磨擦力做的功,转变为热能,此功率不能补偿,称为“耗